|  

行业资讯

TED史上最受欢迎演讲:对孩子来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什么?

2018-10-25 16:57:14.0

提到教育,这个概念比较宽广,它包括很多类型,有积极类型、消极类型;传统类型、创新类型……但是,不管什么类型,不管什么时代,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孩子的创造力教育永远重要。

如今这个世道,我们总习惯把不良教育后果都加诸到中国“应试教育”的头上,但事实上,全球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大同小异。

比如,我们总以为欧美国家的学校都是特别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创造力发展的,但如果你亲自去当地的学校参观过,就会发现其实和国内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未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样的不确定。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展开一场关于教育本质、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方向的灵魂追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到底为了谁?孩子在学校最应该学的是什么?考上名牌大学就代表“成功”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比分数还重要吗?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如果你对自己孩子所置身的教育体系有所不满,不妨来看看全球著名创造力研究专家Ken Robinson的这个演讲,一个就创建呵护而非摧残创造力的教育体系而展开的讲述。值得一提的是,这是TED讲坛史上最受欢迎的讲演之一,播放量TOP.1。

他给出的建议也许不足以让你完全放下对孩子的未来的焦虑,但是却可以带我们在全球教育视角下,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到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并且重新审视中国的教育。

1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视频中, Robinson讲述的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有个6岁的小姑娘在上绘画课,她坐在教室后排认真地画着。可她的老师就觉得奇怪了:这个小姑娘以前上课从来没这么认真过啊!

老师很好奇,于是走过去问小姑娘:“你在画什么?

我在画上帝,”小姑娘答道。

老师不解:“可是从来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啊!

小姑娘答:“等我画好他们就知道了。”

看这孩子临场发挥的本领,不知情,便即兴。你瞧,孩子们可不是怕犯错误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犯错误跟有创意可以划等号,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做好犯错的准备,就永远都做不出有创意的事情来。

可惜长大成人之后,曾经的孩子们绝大部分慢慢失去了孩提时代的创新能力,变得畏畏缩缩,唯恐犯错。

还记得那个“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吗,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

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儿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缺乏独创性的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教育对孩子的爱本来是想让他们充满创造力,充满生命的活力去学习,在未来拥有更好的生活与工作,但目前的教育现实却做了另一个方向的事,产生了另一种结果。

人们总是忘我地自我陶醉,只记得“我是为了你好” “这样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做”,却忘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的思维,忘记了教育和孩子成长的关系,忘记了环境色。

在未来,培养孩子的思维力与创造力才是教育的核心。

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考生,更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孩子不仅应该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制度的接班人,更应该成为合格的丈夫、合格的妻子,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合格的人,而这些,需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2

我们的创造力被教育扼杀了,

怎么会这样呢?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1,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1,创造力排名倒数第5。

同时,美国一个权威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在于我们长大之后能否继续保持着艺术家的本性。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创造力并非与日俱增,反而是与日俱减。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创造力被教育扼杀了,怎么会这样呢?

Robinson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执导过歌舞剧《猫》和《歌剧魅影》的出色舞蹈指导家的故事。

当年在她在学校的表现糟糕透顶,学校没办法,写信给她父母说“我们认为Gillian有学习多动症”。

她在学校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坐立难安,后来妈妈就带着她就去看专科医生。

医生过来坐在Gillian身边对她说:“Gillian,你妈妈和我讲了你所有的事情,现在我要和她私下里谈谈。你在这儿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然后他们就留下她出去了。

就在他们离开房间的时候,医生拧开了桌上的收音机。走出房间后,医生对Gillian妈妈说:“就在这儿吧,看着她。”

后来Gillian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称他们刚离开房间自己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跟着音乐移动着步伐。

在外面观察了几分钟后,医生转向Gillian妈妈说道:“Lynne夫人,Gillian并没有生病,她是个舞蹈家,送她去舞蹈学校吧。”

后来她妈妈听了医生的话,送她去了舞蹈学校。在舞蹈学校的时光,她感觉非常美妙,她说只有在身体行动时大脑才能思考。

后来,她考上了皇家芭蕾舞学校,接着成为了一名独奏演员并在皇家芭蕾舞团取得了出众的表现。甚至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公司,有着数百万的身家资产。

看到这个故事不禁唏嘘,感谢当年那位医生,换了别人或许会给Gillian开几瓶药,教导她要平静下来,那这个世界将会失去一位舞蹈天才。

但是,更多的孩子并没有Gillian这么幸运,他们都被“平静”了下来,从此人生一片“平静”。

天知道,我们到底做了多少这样以爱之名的掠夺?!

3

为什么创造力永远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之所以对教育投入巨大兴趣,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未来无从把握,而教育则肩负着引领我们前行的使命。

试想,今年入学的孩子们要到2065年才会退休。所以即使掌握了所有专业技术,也没有人能够说清5年之后这个世界什么样。

未来难以预料,但是我们仍然有义务去教育孩子们,令他们对未来有所准备。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越来越有压迫感。今天的孩子如何适应未来的世界?

当京东的智能快递穿梭在道路上,就意味着有一部分的人将失去现有工作;当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无人机配送快餐的先进技术时,也会有一大批的人将面临失业;当你去餐厅点菜,机器人端着托盘过来,服务员的岗位又减少了人力……

但是,机器始终是机器,因为它是由人发明的,那些机器人会取代人力的工作,始终只是那些没有思想的身体劳力工作。

就像上文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可以囊括整个宇宙。但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却没有太多让我们锻炼想象力的机会,更多的是枯燥的训练和自律,甚至不能谈论自己的情感看法,当出现奇思妙想的苗头时,大多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Robinson表示,地球上所有的教育系统,都有着相同的学科金字塔:塔尖是数学和语言,向下是人文学科,艺术在最底端,全球普遍如此。

差不多在所有体系当中,艺术类学科内部还存在等级高低之分,通常情况下美术与音乐在学校中的地位要比戏剧和舞蹈高。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一个教育系统会像上数学课一样天天给孩子们上舞蹈课。为什么要这样?

我们知道数学很重要,但是舞蹈也一样重要啊。

今天这种教育局面是19世纪时为了满足工业化的要求而形成:

第一,对于工业岗位来说最实用的学科排在顶端。还是个上学的孩子时,你会在外界的“循循善诱”之下慢慢放下自己的一些爱好,因为很难指望靠这些爱好找到饭碗。

“别玩音乐了,你又不会成为音乐家!” “别画了,你又成不了画家”,时过境迁,在革新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昔日的良言似乎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谬论。

第二,学术能力。高校按照自己的模式设计了现行的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人们的智力观日渐狭隘,“学术能力”慢慢变为“智能”的代名词。

由于自己的特长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珍视,甚至还被苛责,这种体制令许多才华横溢、睿智、富于创造性的学生对自我价值失去信心。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学历缩水了。

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隐约看出整个教育结构正在经历着的重大转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智能观了。

所以,我们必须得重新考虑教育儿童的基本原则。

我们必须要看到孩子的创造力之蓬勃,看到孩子们创造之可贵。我们的任务是教育所有的孩子,令他们能够对未来有所准备。

这个未来或许我们是看不见了,但是他们可以,而帮助他们胜任未来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识与创造力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地位同读写能力一样重要,理应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4

拥有创造力的孩子的6大特质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说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在我们的所有功能中,想象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它可以使人成长,也可以顷刻间摧毁一个人。孩子拥有创造力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起来看看科学家总结的有创造力的孩子的6大特质:

1.充满想象力的玩耍

玩耍对创造力有很强的刺激作用,爱玩、会玩的孩子有更强创造力。

2.拥有热爱的事

那些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的孩子,就像是打开了创造力世界的大门。

3.白日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辛格说,孩子是快乐的白日梦者,很享受自己的想象。他们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是处于不自知的酝酿阶段,这种酝酿能改善创造力思维。请鼓励孩子“脑洞大开”,多做白日梦吧!

4.独处

那些喜欢独处,在独处时不会感到特别难受的孩子,可能在创造力方面更具特长。

5.对体验的开放性

如果你的孩子是乐于追求新体验的,比如喜欢和父母或朋友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愿意与不同观点不同阅历的人交流等等,可能说明他在创造力方面很有潜力。

6.敏感

创造力除了“智力”之外,还包括了5个重要的能力:敏觉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流畅力。

当父母变换了孩子的房间布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改变的地方,丝毫不差,就表示孩子的“敏觉力”十分高。如果你正为你孩子的敏感害羞发愁,不妨往好的方向想一想,因为,“敏感个性”对创造力领域来说,真的是难得的礼物。

5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在家里墙上乱涂鸦弄脏了雪白的墙壁,你会制止并批评他吗?宝宝摔碎了饭碗,你会告诉他怎样拿碗不会摔碎吗?

其实,专家表示——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是其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而且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并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聪明、智商高就一定会有很强的创造力,其实不然。有的人智商很高,却没有任何创造性表现。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谈到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我们为大家总结了4种更益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1.允许孩子“犯错”

有些家长很担心孩子犯错,孩子一犯错,家长马上就纠正,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才对”。但其实有一些规则看似是给孩子们制定的,有时大人们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对”与“错”的评判标准因人而异,不要把孩子局限在“对”的事情里面,因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专家指出,允许孩子犯错误,能保住他可贵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也能保住他的自尊,实际上是给他以继续求知探索的鼓励,让他放心地发挥创造力和潜能。而批评与指责却可能从此遏制他的探索欲望,或令他逆反地故意重复同样的错误。

2.避免直接给答案

从现在开始,多给孩子发言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直接给孩子答案,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在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当你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时,你会发现,原来孩子是那么的聪明。

例如,碗没拿住,掉在地上摔坏了,不要对孩子说,“你不应该这么拿,把碗好好拿稳后再放下”,而是应该问“碗摔碎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用什么把它收起来呢?”“我们怎么把地面弄得干净些呢?”一系列启发式的问题。

让孩子自己动脑思考,开发他的思维,让他自己来总结,而不是生硬地灌输。

3.鼓励捣乱

大多数人认为,想象是在头脑中发生的,但是双手同样重要。为了帮助孩子产生创造灵感,我们经常鼓励他们摆弄、鼓捣材料。

让孩子多动手,给他“拆拆”“装装”“试试”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因势利导,使他不怕失败,勇于进取。

当孩子们玩乐高积木或用手工材料进行修补时,新的想法就出现了,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经过几次迭代之后,孩子们往往会对他们想要构建的东西产生新的想法。

4.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你发现了没,那些最好的学习经历往往都是在人们积极参与制造过程的时候发生的。

当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强调过程,而不仅是最终的结果。

要问他们: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策略是什么?要鼓励他们尝试,对失败的实验也要表扬,就像表扬成功的实验一样。

给孩子留出时间,让他们分享未完成的事情,并讨论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部分人生来就有创造力,但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扼杀孩子的这种能力。孩子是充满活力、勇气和创意的,只要不刻意扼制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性,他们的创意潜能就会被激发。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父母,除了令孩子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外,更要多方面鼓励他们尝试和探索,提供更多的条件和空间,让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天然的发展。

新世纪的到来,创造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面对不确定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他们必须适应社会的节奏。因此他们需要的教育也不再是仅仅注重“正确答案”,他们更需要的是发现、探索与创新。

请不要让孩子们生来像个“问号”,而接受教育后像个“句号”。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