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幼儿园取消小红花, 是倡导不奖励的教育吗?

2019-03-28 15:13:59.0

有人说幼儿园取消“sticker”(小红花)是倡导不奖励的教育;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如何惩罚,又该如何奖励?奖与惩的边界在哪里?是什么?我们深知,教育不止奖励或惩罚,那么有没有“不惩罚也不奖励”的教育?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几位学者,听听他们的看法。

张俐

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大陆第一位华德福幼儿教师。

曾担任过幼儿园主班老师、幼儿园园长和小学主课老师,同时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及成人培训工作。

现任成都华德福学校理事长,并致力于全国华德福教育发展的工作,是中国华德福幼儿教育论坛(CECEF)的主席,也是国际华德福/施泰纳幼儿教育联盟议会成员。

Q1. 您怎样看待Sticker这一现象?

我觉得sticker是“红萝卜加大棒”的一个典型模式。孩子如果完成老师所安排的工作,或者是达到了老师期待和要求,只要老师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可以用sticke直接表达自己的肯定与否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权威认可或是被否定。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被接纳、被肯定,也许孩子们会因此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老师的要求。所以sticker也许是很多老师做班级管理的有效工具,太过简单、直接!

随着孩子的发展和人类意识的发展,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状态背后,都有复杂的因素。我不赞同sticker,主要就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成了一个对错和黑白两级的分化,而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去观察和研究的背景、原因,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后面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惩罚和奖励而已。

Q2. 奖励和惩罚是否有边界?是什么?在哪里?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我们努力实践 “Creative discipline ”——创造性的纪律规范。那就是老师针对孩子天性的好奇、模仿、想象、创造的特点,去创造性地工作,以达成对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我们也有“奖惩”,当然这个奖惩是打引号的。我们对事物有是非的判断,会引导孩子,绝不是放任的。我们的方式、方法和出发点,会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儿童的本质。这样就为孩子和他的行为建立了更深的关系,而不是为了一个外在的东西去做一些行为。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孩子们会自己为班上小朋友准备点心、切水果。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由一个孩子主动来切水果、摆上桌子。这个孩子行为是善的、好的,那么老师可能就会说:“今天谢谢小明为我们切了水果,幸亏有他帮忙,老师才能准时的把点心准备好,谢谢。”就会当着小朋友的面去感谢他。老师的行为就是一种感恩,让这个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奖励或者是表扬。

这样的表扬,不会让这个孩子觉得:我就是个好孩子,我比别人好。而是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好处,享受他行为带来好处的人对他致以感谢,从心底去感恩这个孩子为大家付出的劳动,实际上就是一种表扬。其他孩子会看到:原来他的行为带给别人是好的,这个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当大人看着孩子做了好的事情的时候,用欣赏的、感谢的态度和语言去真心地向孩子表达,实际上就是最好的一种“奖励”了。

Q3. 奖励贴纸有其弊端所在,可是取消了之后用什么代替?如何进行奖罚机制?

有老师会问,如果不用sticker,用什么方法来奖惩?其实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去研究、观察儿童,针对孩子每一个行为去找到合适的方式。

我们想让孩子安静下来听故事,该用什么方式去帮助孩子?要充分利用孩子天性当中的,如想象力和模仿力来做。

在华德福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安静,我们不会大声说:“请安静!安静!安静的孩子很棒!”老师只会非常简单地唱一首儿歌或者童谣,然后慢慢的把声音放低、放低,孩子就安静下来了,然后专心地听故事。

我们想让孩子站成一个圆圈,我们就会说:“来,我们一起站成个圆圈,像太阳那么圆,像月亮那么圆,像池塘那么圆。”孩子们有这个图景,身体自然就会带着他形成一个圆圈。我们不需要去奖励某个孩子,或者是批评某个孩子。只要这样去带图景,孩子就会顺着这个图景去“塑形”(我们称为塑形)。

我们要更多地回到孩子的天性当中。孩子都有向光、向善、向美的一面,充分利用好他们的模仿、想象、好奇,对万事万物的相信。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孩子,孩子一定会跟随着你。

每个孩子都期待被看到、被关注、被认可、被肯定,这是孩子的本质需求。

奖励sticker,实际上也是一种让孩子觉得被认可的感觉,是不是非得借用sticker去达成就不一定了。当一个老师的心充满温暖和爱,善良地和孩子相处、善待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到被老师看到、关注到、被爱着,就会自然地跟随老师。

不需要太多不停的表扬和批评,孩子就会围着你身边一起去工作、一起去做事情、一起去收拾玩具。要从内在的状态去改变,老师内在的对孩子的态度,内在的对事物的善恶的分辨,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更大一些,而不是仅仅靠sticker就可以达成的。

Q4.“行为主义”是否适用于幼儿园?

一个孩子的动作快一点,另一个孩子的动作慢一点,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孩子故意想这样,而他的一种性格特质造成的。

一个孩子安静与不安静,也不一定是孩子有意识的作为,也许是他身体上、兴趣上、某些情况下,会做出的一些反应。这是非常精妙而细微的一些背景所造成的,如果简单用sticker来奖惩的话,我觉得会让老师忽略孩子的个体的心理状态、发展、需求。

孩子们会得到一种印象:得到sticker代表我被肯定,没有得到sticker,我就是被否定! 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和状态是多元、复杂和变化的,哪里是对错之分那么简单。一个孩子字写的好不好,如何去衡量? 安不安静,如何去判断?听不听话,对谁而言? 唯有比较、唯有攀比、唯有外在权威的判断才是真理。久而久之,孩子的竞争心态被强化,去做事和行为的动机被单一化为只求外在的肯定和奖励,这样的奖惩目的就逐渐偏离了孩子的兴趣和本性,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对于幼儿来说,奖励和惩罚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去分辨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老师要去看。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打了人,那么对打人这个行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就是不该打人。如果打了人,就为行为去接受后果,这是老师要去做的,但它不叫惩罚,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行为会带来后果。老师可以说:“OK,你打了人,小朋友痛了,我们来照顾他。麻烦你为这位小朋友去倒杯水,或者给他端小椅子来照顾他。”让行为与行为之间发生一个因果关系。

而不是贴个sticker,或者不给sticker这样比较抽象的方式去惩罚孩子的行为。我们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可以从错误当中去学习、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不仅仅让他觉得,自己因为没得到sticker而变成坏孩子的心理标签。

我不赞同sticker,主要就是太粗暴、太简单了。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去观察和研究的背景、原因,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后面的东西,而不是说简单的惩罚和奖励而已。

黄惠如

台湾国立空中大学儿童发展学科委员暨讲师(2002-2004)

台湾经国管理学院幼儿保育系讲师(2002-2004)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讲师 (2002-2006)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讲师 (2002-2012)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附设幼儿园园长 (2005-2011)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儿童教育总监 (2005-至今)

西安大雅国际幼儿园教育总监(2012-2015)

广州、北京、西安、河南等地幼教集团教育顾问暨戏剧编导(2015-至今)

专长:幼儿教育、儿童文学与戏剧、课程设计、创意教学、儿童游戏、自然教育、幼儿园经营与管理、亲职教育、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儿童健康照护。

Q1. 您怎样看待Sticker这一现象?

对于工具而言,无所谓好坏,对谁用、何时用、怎么用罢了。

我可以理解成人对于“Sticker”的依赖,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形式的“Sticker”在运用。例如据我所知,目前幼师的薪资考核方式也是用“Sticker”的概念在实施。

我觉得与其限用,不如指导成人怎么用,首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很多人只知道正增强,不知道负增强的方式,或是间歇增强效果更好。

Q2. 奖励贴纸有其弊端所在,可是取消了之后用什么代替?如何进行奖罚机制?

各种情境都有其特殊性,就像发烧要不要退烧一样,以前的观念是发烧就要吃退烧药,“Sticker”就类似是退烧的特效药。但现代医疗不是退烧,而是观察。

像华德福学校不需要"管理"娃让他们乖乖听话,乖乖上课,就不太用“Sticker”。像我们学校小孩每天要完成小组的计划,忙都忙死了,老师哪还要用Sticker。

所以不存在这问题,反观需要管理的学校,你叫他不用“Sticker”,反而不切实际,所以教他们怎么用才实际。至于怎么用?要先会观察。

Q3.“行为主义”是否适用于幼儿园?

适用的定义是什么?只要有行为的物种都"适用"吧。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都是几世纪的老古董了,很多人本学派也提出不少教育/教养理论与方式,比如正面教养、RIE......

我看很多人关注与学习,都是很棒的事啊。日敦社幼师学院提出这个倡议,用心良苦,其实是想提醒大家多点思考,也不见得要给建议(全用或全不用),而是引起关注,进而思辨。

张婷婷

三有成长教育联合创始人

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前中国理事会会长

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双导师

翻译及出版书籍:《懂我就是爱我》中文译者(正面管教创始人琳·洛特女士著)、《没有战争的家务》中文译者(正面管教创始人琳·洛特女士著)、《在一起,相爱》作者,与正面管教创始人琳·洛特女士合著)、《婚姻鼓励卡》作者。

Q1. 您怎样看待Sticker这一现象?

在正面管教理念里面,我们不提倡惩罚,也不提倡骄纵和奖励。我们提倡的是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式,驱动孩子发自内心的动力。

我们更强调如何去帮助孩子有这个自发的驱动力去做事情,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去做事情,不管是惩罚还是奖励,其实都是一些外因在驱使孩子去做事情。如果长期使用奖励或是惩罚,可能都会让孩子变成外在驱动力导向的人。

从这个方面讲,其实我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取消“小红花”这样的一个机制。因为“小红花”的机制确实是一个奖励导向的机制。

当我去学校的时候,会表达对一线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我相信没有人希望孩子不好,所有的人都希望孩子好。但是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我们的老师,掌握不一样的方法去引发孩子的内驱力?是我们今天要真正讨论的问题。

Q2. 奖励和惩罚是否有边界?是什么?在哪里?

其实,在正面管教理念里面,我们会认为奖励和惩罚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奖励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奖励也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首先对于做得好的孩子来讲,当他拿到奖励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些孩子没有得到奖励。对于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孩子来讲,其实就是一种惩罚。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同样的一个孩子,如果他这次可以拿到小红花,下一次他拿不到,那么对他来讲,又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其实奖励和惩罚就是硬币的两面。虽然看上去感觉会更好,但是给到孩子的终极感觉依然是惩罚的感觉。

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最终做得好还是不好,这个评判标准并不是在孩子自己内驱力的身上,而是在大人的评判标准里。所以孩子跟标准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

Q3. 奖励贴纸有其弊端所在,可是取消了之后用什么代替?如何进行奖罚机制?

很多老师之所以不愿意去放弃奖励或者惩罚,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即便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方法是无效的,那么也只能继续再用。

正面管教的名字,在英文里叫:positive desipline(积极的纪律),我们也把它叫做积极的自律。我们希望通过跟孩子平等、尊重的交流,让孩子在即便没有大人看着、诱惑、恐吓的时候,孩子依然可以做正确的决定。正面管教里所有的方法,都是在帮助孩子激发他的内驱力,做正确的事情。

在正面管教里,有很多的工具。这里面有一个工具叫日常惯例,比如说在幼儿园里面,孩子有很多事情是要去做的,穿衣服、吃饭、到工作区去玩。在我们有Sticker的幼儿园里面,可能通常的做法是:如果小朋友做了某些事情,那我就给他贴一个Sticker去表示他这个事情做得很好。

在正面管教里面,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做法,我们会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头脑风暴:有哪些任务是需要小朋友们来做的?比如把自己的书包放好,自己洗手的小毛巾要放到自己该放的位置......很多任务小朋友自己就可以完成,他们会自己去认领可以去做的事情。我们还可以设一些岗位,比如专门负责检查毛巾的“毛巾提醒员”。可能就会有一个小朋友来认领“毛巾提醒员”,认领了以后,他就会负责这个工作。

在正面管教里面,我们认为奖励会带走能力感,即便孩子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如果用奖励的话,孩子的感觉会是:我只是满足到了你给我的要求,并不是代表我是很有能力的。即便我有能力,我的能力只是达到了你的期望而已,并不是我自己内驱力展示出来的能力。

我们还会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我们需要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去问他:“那你觉得这个事情怎么做呢?”通过这些引导的方式,去激发孩子思考,让他认为这个事情、这个办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当他真的这样做的时候,满足感和能力感会更强。

对于小朋友来讲,特别是幼儿园里面低龄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说的要给孩子管教,在正面管教里面,我其实是花时间训练,就是教授技能。我们要告诉孩子并示范给孩子看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做的,我们要把这个技能花时间教授给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起去解决问题。不是要孩子做,而是陪伴孩子做。

在幼儿园或者家里,有时候孩子会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果用奖励的方式就很简单——“如果你这样做,我就给你奖励,如果你做好了,我就给你奖励”。

但是在正面管教里面,我们会用选择轮的方式,先跟孩子一起去制作选择轮:怎么样可以让我们的手干干净净?怎么样可以保持我们的卫生?为了保持卫生,我们要做些什么呢?跟小朋友们一起头脑风暴,有哪些事情是跟卫生有关系的,我们保持卫生不是为了要得到小红花,让每个孩子知道这个是他们可以做的事情。

其实奖励和惩罚是成人习得的教育孩子的一个工具箱。它不是不好,只是是有限的。在新时代里面,如果我们想要去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的内心能够真正变得有力量,有面向未来的品格和技能。我们需要更多的新的方法,正面管教就是一个新的工具箱。

Q4.“行为主义”是否适用于幼儿园?

我想说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科学,一直都在持续发展。适合与不适合,其实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相信谁都不希望继续用旧的不好的方法,如果旧的方法依然在盛行,那就说明它一定有存在的必然性。

我自己的感觉是,当我们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正面管教或者是阿德勒心理学,这样的一些帮助孩子培养内驱力的方法;当他们有真正可以落地的工具性去使用的时候,我相信,是不是行为主义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引发孩子的内驱力。

图片/网络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