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结果: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学习能力非最重要
新加坡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怕输”心态时有所闻,一般人或许会认为,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这个阶段,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是否到位。
不过,调查发现,许多本地家长认为孩子升上小学时,社交情绪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更重要,如上学是否开心及个人卫生意识等。
这项调查由国立教育学院学前和特别需要教育部门的讲师哈宁博士(Hanin Hussain)带领进行,这支六人研究小组用了两年时间,访问了约100名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及约260名家长与教师,了解他们对孩子过渡到小学一年级的看法与经验等。
小组之后用一年时间把调查结果整理成名为《辅助孩童过渡到小学一年级》(Supporting children in their transition to Primary 1)的手册,并于去年8月出版,旨在分享家庭与学校对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不同观点与做法,并促进各方在这方面的沟通与合作。
哈宁受访时强调,这本共有52页的手册并不是待办事项的列表,让家长和教师按一个方程式助孩子过渡上小学,而是通过多种提议让他们进行反思,再看各自能如何调适与改善,更好地助孩子顺利升上小学。
例如,手册中列出了一系列指标,让家长与教师鉴定孩子是否算是成功过渡到小学,这些指标是调查时受访者认为重要的事项,如孩子在学校是否有安全感、是否期待上学,以及在学校是否结交朋友等。
手册中也整理了受访家长和教师认为对孩子重要的知识、技能与性情,让读者思考自己对于孩子成长发展的着重点与他人的异同。受访者把“孩子懂得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上学是否开心”列为“极为重要”;“孩子是否会遵守课室规矩”和“对学习有好奇心”等被列为“非常重要”;一般人认为许多本地“怕输”家长非常在意的“孩子能够认字”则列在“重要”的栏目。
哈宁说:“不是所有家长都会把孩子的知识量排在第一位,这项调查就是想反映家长的不同着重点,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能如何在过渡到小学的阶段让孩子更全面地发展,而不是过于集中在某方面。”
此外,手册也引述了受访学生的反应,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孩子过渡到小学时的心声,借此建议家长与教师如何助孩子面对升学的一些挑战,如改变睡眠习惯以适应小学的上学时间,以及妥当应对小学更繁重的功课量等。
《辅助孩童过渡上小学一年级》目前印刷了3000本,超过半数已分派给多所幼儿园和小学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研究小组接下来将继续发派手册给更多学校,并计划在几个月后推出网络版本,让有兴趣的家长也能阅览。
以上图文源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