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王振宇 :“活教育”视野下的游戏课程化

2020-01-14 10:45:42.0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振宇,在CPE中国幼教展的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对游戏课程化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近四五年来,在研究幼儿园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理念。这些方案和理念都自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因此当我们在研究游戏课程化的理念和做法的时候,自然会回到陈鹤琴先生这里来。

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用“活游戏”继承“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为我们指出了中国教育应该怎么样为中国人服务,该如何把儿童从学习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为了充分发挥活教育的内涵,陈鹤琴先生特别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虽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这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概念。家长和学校都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老是玩儿,会变得没出息。但是陈先生告诉我们,儿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转化成游戏。


因此,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认为要继承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活教育”思想,就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开展活游戏是继承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最有效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一个途径。

游戏课程化,让幼儿从游戏出发,促进学习和发展


我们团队近年来提出了一个理念叫做游戏课程化,它是这样一个概念。从幼儿的游戏出发,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通过引导和构建新的游戏,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从儿童的游戏出发,在游戏中发现儿童的关注点、发现儿童的兴趣、发现儿童他们所持续活动的方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然后我们去寻找一个生长点。通过这个生长点我们去构建一个新的游戏。



我举一个很好的例子。


山东有一个阴阳县石集幼儿园,幼儿园小朋友们玩一个自驾游的游戏,游戏中车子出现了损坏,小朋友说车子坏了怎么办?我们要修。


他们在操场上用积木搭了一个修理厂。在搭修理厂的过程中“墙”倒了,老师帮他们了解“墙”为什么会倒?因为垒墙的时候“砖”和“砖”之间没有咬合就倒了,后来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墙”修好了,他们还给修理厂加了一个顶。


修车用什么工具?有人说用锤子、有人说用钳子、有人说要有螺丝刀、有人说要有老虎钳,有人说还要锯子等,小朋友们为修理厂找来了各种玩具工具,修好车之后他们开始自驾游。


他们觉得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有加油的这个步骤,因此他们建了一个加油站。加油站是什么样的?老师带他们参观了一下加油站,后来加油站也建成了。加完油要付钱,因此孩子们做了一些纸币,上面是写有价值的,在加油的时候还有一些数字的运算过程等。


这个游戏延续了一个月零四天,共计16个游戏,这16个游戏构成了我们的游戏链。


这个案例就很好地解释了什么叫游戏课程化。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游戏链,就是一个把游戏的手段和目的充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路径。我们将这个逻辑称为是一种课程模式,我们认为这个模式实际上充分反映了中国幼儿教育的需要和特点,也符合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

游戏课程化≠课程游戏化


简单说一下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是不一样的,这两者都重视游戏、都重视儿童,都想落实纲要,在这点上没有分歧,但是游戏课程化和课程游戏化它的起点是不同的。课程游戏化的起点是课程,用游戏的方式完成课程。而游戏课程化的起点是游戏,从游戏出发去寻找新的生长点,去构建新的游戏,因此起点不同、落脚点也不同。课程游戏化是解决课程的完成,而游戏课程化解决的是游戏的连接。



如果说游戏课程化和其他有什么关系的话,我介绍一个模式叫生成课程。这是美国的一些学者和幼儿园老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在探索和积累的一种课程模式。生成课程就是老师根据儿童的活动,尤其是游戏的特点而去生成一个新的课程,这个新的课程也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因此,美国的生成课程和游戏课程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游戏课程化是我们对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践行,游戏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既不能脱离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在这样的幼儿教育中,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了解社会、面向世界、懂得科学、懂得合作,充满友爱的人。


希望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游戏课程化的大军,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游戏课程化是一个可行的、是一个有利于中国幼儿教育特色改革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