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中国幼教展 | 托育赛道成风口,为何资本市场跟不上?
随着双职工家庭增多,托育需求激增,且政策利好频出,原本应该乘风而起的赛道却没能在资本市场掀起大的波浪。这是为什么?
1、热起来的托育赛道淡定的资本市场
据广证恒生发布的报告分析,我国托育市场潜在需求率超30%,但实际渗透率仅在5%左右,增长空间巨大,预计2020年托育市场规模约980亿元。众多早教机构纷纷跨界布局托育,原本纯托育机构也逐渐融合了早教课程,早托一体的机构在市场上逐渐增多。
同时,由于托育年龄段的孩子太过年幼,离家近的社区托育成为新风口,很多创业者响应“最初一公里”的需求,社区托育中心遍地开花,使本就集中度不高的托育赛道更加分散。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新增的早教&托育中心约1964个。其中经营托育业务的1528个,经营早教业务的489个,营业范围同时包含早教&托育的合计53家。江苏、广东、上海等南方地区的热情最高。
而在今年,这一数据更是大幅增长。幼教观察通过企查查统计数据得到,截至今年12月9日,经营范围包含托育服务的新增注册企业,且状态为存续超过1.2万家,较去年增长了五倍还多。不过公司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只有724家,约70%的公司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
然而融资情况与旺盛的需求和机构的创业热情却不成正比。
2019年是托育行业发展教育快速的一年,国家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地方政策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托育行业发展。据广证恒生统计,这一年,托育赛道融资事件数量突破个位数,拿到14笔融资,融资金额也较2018年翻了将近一倍,超过4.5亿元。
其中B轮及以后轮次的融资和战略投资最多,且都集中在积木宝贝、茂楷和乐融儿童之家这些成立较早,有影响力的品牌。出手的不少是有早教和K12背景的公司,通过投资合作拓宽早教课程的开展渠道。
而来到今年,生育意愿下降、国家放开生育政策成为热点话题,国家多次下发托育行业指导文件规范机构管理,各地出台文件对增设托位进行资金和人才支持。
但需求和政策利好只是行业内部的狂欢,资本市场的态度反而不及往年。据幼教观察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国内托育行业融资只有7笔,除去未披露的融资金额外,截至12月9日,托育赛道今年融资总额超过2亿元,较往年也有下降。
2、托育机构为何融不到钱?
首先,疫情是任何线下行业绕不过去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幼儿安全考虑,导致返托率下降,退园率上升。
据杭州一从业者表示,“因为疫情影响,3个月无法招生,即使疫情结束后,至少会有2~3个月的恢复期。但在此期间,原有的生源也在流失,而一些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则会进入幼儿园。”同时,纽诺教育集团创始人王荣辉也曾在母婴实战大课上表示:“市场上80%的托育机构是18年或19年开始开设的,这意味着这些托育机构并未完成回本期,账面上的资金是不足以支持三个月的。”
资金断裂对很多机构都是巨大的风险,托育机构在人力和房租上成本支出已占到运营总成本的70%以上。此外,每年的3~6月是托育的黄金期,如今已经到年尾,很多地方还是断断续续出现疫情。托育在下半年仍然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
政策利好难抵残酷的市场环境,前景再光明也难以在当下说服投资者。
第二,是政策影响。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该实施方案发布两年内,中央及地方政府将对各省市试点城市提供用地、建设、财税等全方位政策支持,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以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由此普惠性托育园的运营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今年各地也纷纷发文鼓励建设普惠性托育试点。以上海为例,今年9月上海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表示,未来三年,上海将继续每年新增至少50个普惠性托育点,到2022年,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同时,到2022年底,上海全市所有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
根据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目前托育市场收费普遍在5000元/月左右,而大部分中国幼儿家庭可接受最高费用在4000元左右。普惠托育试点的建设将会大大影响民办托育试点的竞争优势。
同时,托育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商业模式和经营管理上还需要继续摸索。从事对婴幼儿的看护工作也面临着很高的经营风险。此外,我国出台的针对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对该行业影响较大,目前更多监督管理的相关细节还不明朗,资本更多的是持观望态度。
那么,在各地普惠托育试点的推行下,民办托育园的机会在哪里呢?
据鲸媒体梳理,目前托育机构按收费水平主要分三类。一类是收费15000元/月左右,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二类是收费在5000元/月左右,虽然带有教育服务功能,但是缺乏系统性;三类是收费在3000元/月以下,只提供托管服务。
如今,早教与托育的融合是这一赛道的发展趋势。普惠托育中心能够保证基本的幼儿托管需求,但受成本限制,很难达到与民办机构媲美的完善的早教体系,这就是拥有早教课程内容的茂楷、爱乐祺等机构的优势所在。因而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机会点:
1) 托育+早教+亲子综合服务模式
良好的单店模型是未来拓张的基础。与广证恒生测算,不考虑税收优惠下,托育机构在90%满园率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约 26.13 个月,净利率 12.89%。
因此,能够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及现有用户资源,提升单个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可以将毛利的数值进一步提升。
一般来说,托育和幼儿园时间都为周一到周五,而空出来的周六日确是早教机构们的运营高峰期。大部分父母都会带着宝贝在周末参与早教和亲子课程中。因此托育不仅仅是托育,在师生关系运营良好基础上,可以同时承担托育+早教机构的双重身份。
2) 托幼一体化、社区化
随着普惠性政策想社区托育倾斜,托育社区店将成为主流。据《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显示,社区托育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社区托育机构定义其为在社区依托固定场所设施,采取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托育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而2020年80%覆盖率的普惠幼儿园大多具有盈利难的困境,将托育和幼儿园功能合并的机构将更多出现。托育机构可以给幼儿园更多创收,降低亏损。
不仅如此,面向本单位职员的企业托育园业态也逐渐受到关注。比如京东幼儿园“初然之爱托幼中心”在2017年4月就开始营业为本单位的 4 个月-2 岁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托育,宝宝们提供的母婴产品也都是免费的。
另外,一些传统的做托育的机构也开始逐渐效仿 Bright Horizon,面向企业提供托育服务,如凯瑞宝贝则已经获得联合利华委托 筹建并管理运营该企业园,为职工子女提供专业的托婴托育服务等。
上述趋势之下,托育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三点:
1、选址
好的地址就成功了一半。托育机构要着重考察1.5公里范围内的社区分布、人流潮汐、竞争机构和异业机构等。并且将房租成本控制在整体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过高的房租会导致整体现金流压力巨大,且要不断提高坪效。
2、服务流程标准化:
如果想要做大规模,标准化就不可避免。
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运营流程,标准化可以让复制变得更加容易。当然现在一些高端的托育园,教学内容只出一个大纲,园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创新,不过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高端托育园。
3、品牌和口碑
在流量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时代,好的品牌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面对面接触的老师和学生,很容易建立起信任和情感。因此托育园要在品质做好的基础上,注重口碑传播。
不仅如此,在竞争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强调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找准品牌营销点,让用户形成记忆点,最终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托育行业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期,大量需求还未被满足,巨大潜力尚待挖掘。因此,创业者们要严格把控自身现金流,小步试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营业收入。即使未来做到85%的普惠率,托育行业依然有金矿可挖。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