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自信 国外名园让孩子接受这些“挑战”
自信的本质,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任和接纳。为了让孩子从小培养自己稳定的“内核”,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幼儿园会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给孩子展示自我的空间、赋予孩子责任、尊重每一名孩子的个性特点……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美国幼儿园:给孩子提供“踮脚”完成任务的机会
美国幼儿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他们普遍认同的理念就是:孩子学习成长就是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给予孩子“踮脚”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才能更好地获得成长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鼓励自由表达建设孩子自信心
美国园的早期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Show and Tell”(展示和演讲),对孩子的自信心建设功不可没。这并不是教孩子朗读演讲的技巧,而是鼓励孩子爱上表达,展示自己。就算只是身边的小事,愿意分享,这比完美地展示更为重要。
小朋友们会在circle time(团体时间,也叫圆圈时间,通常小朋友围坐一圈),端坐在地毯上,聆听其他同学上台展示并演讲。
一开始,老师会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个玩具,物品或任何一样小朋友想要向同学展示的物件来幼儿园,然后展示给大家看,并向同学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物品,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什么故事,有什么用处等等。
这样的演讲,人人参与,怎么讲都可以,分享的对象可以是玩具、图画、工具、图片、照片、人物模型等等。讲完后,小朋友们通常会问问题。被问住,有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可以回去再准备,留做下次分享解答。
让孩子挑战成为“大人”
孩子生来就是愿意合作的,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逐渐形成,模仿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时,他们就会有很强的意愿想挑战成为“大人”。
为了让孩子体验当“大人”的感受,美国很多幼儿园会安排幼儿进行每周一次的值日生轮值任务。
衣帽管理员、洗手小帮手、午餐小助手、小小园丁……幼儿园会在专门的环创墙上注明各项信息:星期、幼儿信息、值日生工作内容、明日预告、注意事项等。代表各种职责的小卡片,可以摘取移动,让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
每天的职责分配也是通过孩子和老师商议或者孩子争取过来的,孩子们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队长:队排第一个,作为排头带领队伍。从早晨在餐厅集合排队开始,担当队长的小朋友就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作为排头带领着全班小朋友进班。
一天之中无论去任何地方,如图书馆、体育馆、室外活动场等1,队长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着全班小朋友们前往目的地。
衣帽管理员:负责监管同学们是不是把自己的衣帽放在指定位置,并排放整齐。
小小园丁:给教室里的植物浇水。
小动物饲养员:负责喂教室里的鱼。
每人轮流担当“小小管理员”,让幼儿在一天之中都处于掌控全局的位置,可以使他们感受到难以置信的力量和独立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而这种有力量的感觉使得他们更喜欢幼儿园。”老师们得出结论。
加拿大幼儿园:孩子的自信来自于被关注被重视
在加拿大幼儿园,老师、园长和幼儿园里的其他员工都会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并且会给每个孩子机会去感觉自己被重视、被需要,感觉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在老师眼里,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只有特别的、有个性的学生。
实行“当日小明星” 制度
很多加拿大幼儿园会实行“当日小明星” 制度,就是每天由一位小朋友做当天的“明星”。全天胸前佩戴小红花;去图书馆、体育教室、音乐教室、回家时排队在第一位;老师讲故事、读书时坐在老师边上的小椅子上,其他所有小朋友都坐在地上;家长会给孩子穿上漂亮衣服,孩子走到哪里,别人看到小红花都要恭喜夸奖一番。
“小明星”孩子感觉非常荣耀,感觉自己非常受重视。有的孩子会提前好几天就在倒计时,还有几天就轮到他是“小明星”了。到了那一天则一早起床就兴奋地告诉家长,并且洗脸刷牙都动作利落,恨不得马上就到学校。
学校、家长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去发掘孩子的长处并给予展示的机会和肯定,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体会到自己能够主导一些事情并且得到成功的满足,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萌芽。
不剥夺孩子可能遇到挫折的机会
加拿大幼儿园提倡进行试错教育,园长坚信孩子的受挫能力是越挫越勇的,首先需要给孩子提供试错的机会。
“我们尽量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剥夺他试错的机会,而是放手让他去做。”在新生入园大会上,园长号召家长配合幼儿园一起给孩子提供试错的机会。
刚刚入园的一名小男孩穿鞋子分不清左右,一开始总是反穿鞋子,老师看见了并没有立即纠错。一连几天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跑步比赛,反穿鞋子的男孩总是不得不停下来调整跑步速度和姿势,以最后一名的成绩到达终点。
等在一旁的老师走到他身边,蹲下来轻轻地问他:“祝贺你,到达终点。你为什么总是停下来看鞋子呢?”
“老师,我的鞋子不舒服。”
“你觉得为什么不舒服呢?”
“我也不知道。”
“那你和老师的鞋子对比一下看看。”
小男孩仔细观察了一会,默默地自己换过鞋子,一转眼就飞快地跑开了。
“看我跑得多快,我修好了自己的鞋子!”男孩骄傲地向同学们喊道。
今天的“探索和发现”让他以后再也没有穿错自己的鞋子。
意大利蒙特梭利幼儿园:从担当 “守护者”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尊重、认同、肯定,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蒙特梭利教育的发源地意大利,幼儿园的大孩子会被委以重任——成为新入园孩子的“守护者”,他们的感受就更是非同一般了。
大孩子照顾小孩子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5-6岁的孩子是教室的“守护者”,前几年的成长经验让他们养成了维护秩序,照顾环境的行为习惯,同时他们也是优雅举止和文明礼仪的“标兵”,这能为3-4岁,处于吸收力心灵阶段的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
蒙氏班迎来了新孩子,他们会先向班里的大孩子靠近,从他们身上找到对新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新的团体,大孩子也在此过程中成为了他们的“守护者”。
“你去帮老师照顾弟弟洗手好吗?”
“这个小妹妹还没有睡醒,你能像妈妈叫醒你那样让她起床吗?”
在这里,当被赋予任务时,孩子的眼里都是放光的状态,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没问题!”
大孩子会像老师一样教年龄小的孩子,并在生活中照顾他们。
当年长的孩子在教年幼的孩子一项工作时,代表他已经通过自己的方法真正掌握了、理解了这项工作,而不是死记硬背或者半懂不懂,在这个过程中年长的孩子其实是在更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之前所学的内容。
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是学习者也是观察者,一两年后他们也会升级为学习者、观察者、领导者和守护者,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和美好的循环。
这对于大孩子而言,在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信心,温习了以往的所学知识,巩固强化了自己原有的习惯,培养了自身的领导能力,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
自信心的建立,不是靠口头上的表扬和赏识,而是要靠孩子亲自参与和体验获得感、成就感。这份体验是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幼儿园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END-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