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早期创造力 托育园原创课程体系的关键
托育行业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如何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满足新一代父母的对早期教育的需求?专业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是关键所在。
以下几家专业托育机构的自创课程体系,都是在学习国外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家庭育儿需求,鼓励孩子创造探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婴幼儿得到更多自我开发和潜力认知的机会,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EarlyBird:关注孩子的
批判性思维、合作力、创造力
当前社会科技进步的速度超乎想象,所以培养孩子的主动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EarlyBird爱彼宝托教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未来胜任力的孩子,无论未来社会竞争有多残酷,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不被淘汰。
EarlyBird创始人刘晓莉女士谈到:“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合作力、创造力是最应该早期关注的三方面能力,因此研发了“3C型孩子”课程体系。”
这套课程体系有三个特点:
一是大语言课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设计了渐进式的语言支持体系,分别是宝宝手语,双语互动,以及双语语音意识游戏等实现对孩子语言发展的无缝支持。以此支持孩子合作力的发展。
二是执行功能课程。关心孩子的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即执行功能。通过计划、实施、回顾等程序让孩子有意识地自主游戏,刺激孩子早期脑部发育。此外,通过逻辑思维课程,采用不同的路径,最终支持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是视觉艺术和音乐课程。视觉艺术课程包括脏脏游戏、感官探索、艺术涂鸦、多材质材料拼贴,自然材料使用等活动;音乐探索课程则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数理逻辑的利器。通过两类课程的有机搭配,加快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三大能力的课程都是以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即所有课程的属性都是自主游戏模式。教师在一日流程中,提供材料、操作、选择、交流语言和思维及构架支持,促进孩子获得关键经验。
艾多托育中心:
积极互动,鼓励孩子
自己尝试探索
艾多是一个以社区中心为主,辐射居民密集区两到三公里范围,服务群众,方便适龄婴幼儿就近入托的托育品牌,自创的互动体验式课程,通过游戏互动、角色扮演、真实体验、自然探索等主题,鼓励孩子们亲自去尝试,去探索,触摸和体会世界的美好。
艾多的创始人田园长通过课程的实施对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践有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孩子的“看”和“听”,使婴幼儿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重视孩子的“看”和“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在接受环境对他们的刺激。经常带领孩子做“认识自己”的游戏。因为孩子对自己的了解是从身体开始的。当孩子躺着的时候,大人可以有意识地碰触刺激孩子手部脚部的肌肉,引起孩子相应的动作,这有利于中枢神经的发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四肢的存在,也可以使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
2、通过“假装游戏”,使孩子发现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
实验证明,婴儿的镜像自我认知和假装游戏能力均在18-21个月出现,二者能够互相促进。在早期教育中,可以和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准备好玩具勺、杯碟和玩具熊。大人可以假装用玩具勺喂自己吃一口饭,再拿起玩具杯喝水,然后对孩子说:“你也可以这样做。你能用这个勺子和杯子来喂小熊吗?”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他人、非生命客体的不同。
3、多给孩子反馈,帮助孩子意识到自我的变化。
婴儿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发展变化最快、最活跃的时期之一,每天都会有很大变化,但主观意识并不能认知长大的过程。大人应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渗透给孩子,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有利于孩子自尊和自信的萌发。
4、通过同伴交往,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孩子在1岁半以后,婴儿社会性游戏迅速增长,到2岁左右,社会性游戏远远超过单独游戏,而其社会伙伴更经常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明显有下降趋势。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同伴交往及其交往中的冲突,能促使儿童学习有效的社交技能,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大人不需要过多干涉孩子与同伴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自由游戏,快乐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自我认识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
5、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多给婴儿提供情感温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主动接触、观察、了解、读懂婴儿的言行,及时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提高婴儿情感交流的积极性与生动性,用真切友好的声音对孩子说话或唱歌,并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这种交流的习惯与气氛,会使孩子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影响,也对婴儿时期自我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对儿童将来的人际关系、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格林园国际儿童中心:
重点培育孩子的创意和社交情感
格林园国际儿童中心创办者张莹Vivian女士认为,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样,这个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完美的教育理念。
Vivian介绍说,“这些年,我参加学习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教育培训,纵观全局,他们的底层逻辑思维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瑞吉欧非常注重光、影、纸、自然在环境中的存在,森林教育强调孩子和大自然的接触,蒙氏强调孩子的独立性,有些理念鼓励孩子的社交情绪发展,各有利弊。”
因此,格林园在实践中兼容并蓄,吸收融合了美国婴幼儿照料体系(PITC)和意大利瑞吉欧等国际先进儿童早期教育理念,独创了早期教育协作体系(ECCS),采用“玩中学”的全英文项目制(PBL)教学模式,使专业化、系统化、国际化教育充分落地中国。
首先,在美国PITC(婴幼儿照料项目)的框架下,格林园选择了两个希望中国家庭和孩子关注的方向 - 创意和社交情感。
随着国家的发展,未来会更关注“创意”“内容”和“个性”,所以格林园在课程体系中又融入了意大利瑞吉欧体系中,自由、开放、尊重幼儿发展潜能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去感受和创作。
除了创意和自由,格林园还“社交和情绪”发展。Vivian认为,中国特色的“6带1”的家庭模式,给孩子的关注力是过度的,造成孩子的独立性下降,抗挫性丧失,同理心不足和自我内驱力弱等很多问题。其实这都需要孩子在0-3岁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和学习的,成年人不能理所当然认为,孩子到了6岁的某一天会忽然变的懂礼貌、会和他人交往并具有极强的自我内驱力。这些能力都是从出生那天开始学习和培养的。
在美国PITC和意大利瑞吉欧的基础上,格林园结合中国文化和国情,独创了早期教育协作体系(ECCS)。这个体系特别关注婴幼儿教育机构和家庭的关系。婴幼儿教育脱离不了家庭,在某种程度上说,婴幼儿教育是父母教育。和家人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向,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格林园加大和父母之间的“专业类”沟通。无论是从日常的沟通,还是父母工作坊和孩子阶段性的成长报告,都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级别的支持。
结语
孩子在3岁之前所形成的智力、体能、性格都将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托育机构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相信随着我国托育产业的发展壮大,会有更多符合中国孩子成长特点的课程涌现。
文中图片源自各机构官方微信/小程序
感谢您的仔细阅读
-END-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