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会动态

幼儿园大中小班角色游戏区设计指南 速度收藏 | CPE中国幼教展

2021-11-29 16:17:34.0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角色游戏区也是幼儿园最有人气的区角之一。在角色游戏区,幼儿不仅仅是在扮演,还能同时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和语言能力。因此,老师们要在环境和材料方面做到精心创设和指导,确保幼儿在角色游戏区中有所收获。

 

一、角色游戏区创建要点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由幼儿自己提出。但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适当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他们游戏起来才会更投入,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游戏材料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有的老师在刚开始投放角色区游戏材料时,会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会越喜欢。

这些材料虽能吸引幼儿注意,短时间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时间一长,由于以物代物活动少,幼儿创造性体现不足,幼儿的游戏兴趣便很难维持。

因此,可以尝试减少游戏材料,增加半成品,更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任意组合、加工和变形,自己变出多种玩法。这样幼儿就会在摆弄中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3、游戏创设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例如:在“理发店”中,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种类的夹子,在“银行”中提供不同面值的“游戏币”等让能力不同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的操作材料。有机融合主题内容、地方特色,积累和拓展相关经验。

 

二、各年龄段角色游戏区设计指南

 

1、小班角色区:以“娃娃家”为重点,体验不同的家庭角色

 

游戏设计:

小班的幼儿由于刚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多数幼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时稳定幼儿情绪是第一位的,要及时满足他们对安全的需要,让他们对幼儿园有归属感。

而娃娃家恰巧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家庭角色,使他们在角色扮演中通过摆弄材料、模仿成人的动作等舒缓分离焦虑。因此,小班幼儿在角色区的设计方面首选娃娃家。

在场地布局上,最好用小屏风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厨房”摆放“饮具”,“卧室”里放置“家具”,再挂上家庭生活或合家欢的图片,铺上一快地毯,使“娃娃家”变得更加舒适温馨。

 



材料投放:

“娃娃家”所投放的材料,应是幼儿在家常见的东西。

如摇篮、布娃娃及日用品(奶瓶、菜篮、小桶、扫把、簸箕、围裙、抹布)等。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反映角色特征的服饰、道具或小标志,使角色更加形象逼真,也使扮演者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指导要点:

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帮助,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角色行为和语言,逐步充实游戏的内容和主题,培养幼儿独立游戏的能力。

例如,一位幼儿到娃娃家当爸爸,可是他在娃娃家里东摸摸西摸摸了半天,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这时,老师走过去对他说:“嘿,你想想,你的爸爸在家都做些什么呢?”他想了想说:“写字、看报纸。”老师又说:“那你也可以做这些事情呀!”这位幼儿听了老师的话,开心地跑走了,坐到了娃娃家的小椅子上,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后来这位幼儿又在老师的启发下,去帮娃娃家的“妈妈”烧饭,还帮“娃娃”洗澡。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中班角色区:以丰富角色经验为重点,贴近幼儿生活体验

 

游戏设计:

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主题也较小班广泛,情节也比较深入。开始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但缺乏交往经验和技能。因此,中班的角色区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开设,如:餐厅(火锅店、麦当劳、咖啡屋)、医院等。

餐厅游戏切近生活,是幼儿熟知的事情,在幼儿园深受孩子们喜欢。通过扮演厨师让幼儿获取了基本生存的技能(如:做饭需要准备哪些食材、需要用到什么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可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食用作料等)。扮演餐厅服务员让幼儿熟知了各种食物的种类和口味,并能根据顾客的口味推荐菜品(在此过程中可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扮演收银员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运算技能,认识钱币的换算。

 



去医院看病,是幼儿常有的生活体验,他们既好奇于医生的诊断过程,又害怕护士打针。“医院“的创设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好奇的心理,又可以帮助其克服恐惧的心理。

 

材料投放:

中班幼儿的想象力相对丰富,使用替代性材料的能力更强。在提供部分实物性材料的同时,可增加替代性材料的投放,或鼓励幼儿到其他的区域寻找自己需要的替代性材料。材料的标签可以用图标代替。

 

指导要点:

由于“医院”游戏需要一定的医疗常识,因此活动前必须先丰富有关知识,让幼儿熟悉就诊程序,使活动顺利开展。随着游戏的深入,还可以增加服务项目,如:添置“救护车”、上门治病等活动。

在游戏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固定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例如,在“餐厅”的角色游戏中,除了有“厨师”、“服务员”以外,还可以有“送餐员”等角色的加入。

 

3、大班角色区:注重角色交往与互动,可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

 

游戏设计:

大班幼儿能自主地确定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乐于与同伴合作游戏,能进行初步的分工与协商。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和一定的坚持性。喜欢以角色的身份与其他区域的幼儿交往。

 



大班角色区主题可以进一步扩大至生活中不常接触的主题范围,例如邮局、照相馆、商场、银行等。

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常激起幼儿购买的欲望。他们在“购物”活动中,运用“货币”买卖、商品标价感知和体会生活中数学的运用,体验社会交往,发展口语能力,培养市场经济意识。开展“购物”游戏前,教师需丰富幼儿有关货币和买卖交易方面的常识。

 

材料投放:

大班幼儿能够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建立自己的想象,并将游戏活动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应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想象和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让大班幼儿有更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除了服饰和一些必备的特征性材料(例如“货币”)需要提前准备以外,可让幼儿自己制作相关的材料。并且按照主题收纳到储物柜里,标签以文字为主。

 

指导要点:

大班幼儿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

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引导幼儿根据他们原有的经验和游戏需求,通过开展参观、讨论、社会调查或采访等多种活动,帮助幼儿确定、扩展游戏主题,丰富与主题相关的经验,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

 

结语: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角色游戏环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幼儿为主体,能够让幼儿自主探索与创造,从而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END-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CPE中国幼教展2022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