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会动态

育儿宝典丨被看见的童年

2023-11-22 13:46:42.0



被看见的童年

- 育儿宝典 -


升入大班以后,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为此,我们召开了主题为“看见孩子,读懂孩子”的家长会。

柚子爸爸:柚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动画片。叫他,像没听见一样;直接关掉电视,他跟你急。为这事,我们没少起纷争,影响家庭和睦。

汐汐妈妈:汐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我让她练习写数字,结果她磨磨蹭蹭,半小时才写了一行,好好说不听,发脾气也不行,太苦恼了。

恺恺爸爸:我们让恺恺把老师教的绕口令念给爷爷奶奶听,他就是不念,还冲回房间,“嘭”地甩上房门,真气人。

月月妈妈:月月的吃饭问题让我烦恼,挑肥拣瘦不说,我们还不能催她,越催吃得越慢,甚至一粒一粒吃,真让我们着急。

上面家长描述的问题普遍指向儿童的“逆反心理”。随着学龄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对于成人的指挥与安排表现出明显的自主选择倾向。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逆反以及情绪、行为上的对抗,如任性、不听话,与大人对着干等。此时,如果我们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孩子横加指责或一味训斥、责罚、恐吓,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出现危机。


什么是逆反心理


心理学上,逆反心理是指作用于个体的外界因素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界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对某种事物产生相反的认知、体验,并导致与该事物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孩子用相反的态度和行为对家长的引导作出反应的现象。这些表现外化于亲子关系中,就会出现诸如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让他抓紧时间,他偏要磨磨蹭蹭;你让他团结友爱,他偏要拳脚相向;你让他安安静静,他偏要大喊大叫等行为。于是,家庭中的不和谐画面逐步增多,亲子矛盾升级。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节奏,如果用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其实,孩子所呈现出来的“逆反”行为背后,是一颗希望被父母看见与读懂的心。


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


志远爸爸:我家小子喜欢“拆家”,家里的玩具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可他还不让我们说,你越说,他越来劲儿。

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由此可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是驱使孩子探索事物的原动力。孩子在父母眼里的各种刨根问底和“毛手毛脚”,其实是他们探究世界,享受创造的过程。如果父母因此而责难、训斥甚至惩罚孩子,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丸子妈妈:我家丸子爱打人,我们没少批评教育他,但他总是顶嘴。他爸爸气急了就会打他,家里经常“硝烟四起”。

孩子会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心理学上叫“超限效应”,即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产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

亲子相处中,我们需要警惕以下几种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诱因。


1.亲情缺位。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在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就以逆反和沉默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2.过分迁就。表现为成人过分迁就孩子,让孩子认为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批评;家长曲解“赏识教育”,盲目表扬孩子,让孩子产生自己特别优秀的心理满足感。这些错误的信息输入会让孩子不明是非,自我感觉良好,一旦家长因孩子的错误行为想要管教时,孩子就会极度不适应,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排斥、抗拒等。

3.踢猫效应。有的家庭中,父母喜欢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情绪的“出气筒”。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踢猫效应”,它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而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则成为最终受害者。由此,父母的感情不和或争吵会使孩子产生情感株连,发生心理障碍,从而萌生对家庭和父母的不满,以逆反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愤懑和无助。


逆反心理的利弊


哲哲爸爸:逆反心理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哪些危害?


1.亲情错位。首先要明确,亲子间错误的沟通方式是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彼此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因此,亲情错位会让家庭中失去温情,亲子之间竖起高墙,彼此渐渐失去亲密感。

2.原生自卑。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诞生于人的孩童时期,主要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自认为“爱之深,责之切”的“吼叫式”育儿,就是孩子自卑的源头,也是孩子隐性逆反的根源。长期生活在吼叫中的孩子,会形成对自我、对世界的扭曲感受及逆反心态,造成孩子的“低自尊”心理,并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标签效应。很多父母有一种常态化思维,即不论事情的原委如何,总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轻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朝着爸爸妈妈给他贴的标签方向发展。这其实是一种隐性的逆反效应。

另外,我们还要警惕,经常采用“权威式教育”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呈现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孩子在长期的“高压式”教育中变得畏首畏尾,人云亦云,或者优柔寡断;另一种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年龄的递增逐渐增强,变得偏执、乖张,凡事喜欢逆向而行。

晓峰妈妈:逆反心理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吗?

逆反心理和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阶段,也有其积极健康的一面。逆反心理的自然流露,反映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观能动性增强,好奇心和好胜心被激发,创新精神有提升,同时,也表示他们有了自己朦胧的是非价值观,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有一部分孩子的逆反行为表现为下意识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在当下的竞争社会中,有主见、有个性、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愿意表达、有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有更好的生存与跃升空间。

所以,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能从孩子貌似叛逆的言行中发现思想的火花,寻找其优秀的心理品质,继而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助力其成长。

如何应对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后果

小黎妈妈:怎样才能做到不吼不叫却能管教好孩子呢?

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家长已经意识到处理好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不打不骂,不吼不叫,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对待孩子。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最极致的教育,就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价值观、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孩子。”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呢?


1.安全阀效应。在教育孩子时,要先处理情绪,再纠正行为。只有情绪得到了释放,才能缓解矛盾和压力。首先,家长可以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帮助孩子描述情绪,梳理事件。如,“你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很生气?”“现在,你的心里一定很难过,对吗?”接着,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你可以试着和小伙伴轮流玩滑板车。”“你还可以找老师帮你想想办法。”最后,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如听音乐、玩游戏、做运动等。只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愿意包容和倾听自己,才有利于孩子梳理情绪和倾诉情感,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逆反心态和言语冲撞。

2. 三明治效应。在批评心理学中,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为“三明治效应”。即教育孩子时,家长采取“表扬—批评—表扬”的方法,对孩子实施因势利导的教育。首先,家长先赞赏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如,“你这段时间每天都早早起床,真棒!”“你今天主动帮妈妈收拾屋子,真勤快!”接着,委婉提出具体的建议。如,“但是你的小被子没有以前叠得整齐了。”“你今天看动画片的时间有点长。”最后,表达信任和期待。如,“不过没关系,只要再多练练,一定可以叠得更好。”“妈妈相信你能管住自己。”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批评的本质是为了教育,而不是贬低和人身攻击。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影响你爱他,你始终相信他可以变得更好。

3.格林斯潘效应。这种效应非常适合亲子谈话互动。即家长首先成为一位真诚的倾听者,做到多看、多问、少评判。在孩子对你倾诉喜怒哀乐时,看着他的眼睛,不断与他互动,并通过各种表达关注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积极地回应孩子,让他收到正向的心理暗示和激励,愿意心情愉悦地敞开心扉。

4.角色置换效应。通俗地说,就是换位思考,和孩子“共情”。事实上,孩子每一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大人未曾理解的苦衷。如,孩子挑食,或许是味蕾发育不完善;孩子做事磨叽,可能是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孩子需要的是感同身受和将心比心。孩子解释的时候,父母要认真对待,等待他把话说完;孩子诉苦的时候,父母要用心倾听,接纳他的情绪。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改正,逐渐从叛逆到懂事的过程。让我们尝试“低声育儿”,努力唤起孩子的自尊感和正向思维,给他有温度的教育与陪伴。希望我们的每一分赋能,都能成为孩子拔节生长的养分和成就未来的微光。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


图文编辑/曾亚玲

图片/视觉中国


⊙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父母孩子》2023年第7、8合刊;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