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两会”上的18个学前教育行业热点话题 | CPE中国幼教展

2021-03-12 11:36:12.0



多位代表建议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普惠性学前教育”列为重点工作

建议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教育投入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倾斜

更多请阅读……

 

▋李克强总理: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再次将“普惠性学前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不仅新增“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的指标,还明确目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罗良娟代表:降低年轻人养育孩子成本,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3-6岁的学前教育考虑纳入义务教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相关家庭的支出费用,这其中可以依靠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家庭收入水平纳入考核指标,这决定着减免的力度。

增加公立的0-3岁托幼机构,让更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必支付高昂的费用无奈将孩子送至私立托幼机构。

 

▋ 邹瑾代表: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免费为适龄幼儿提供三年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作为教育链条的第一环节,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其次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免费为适龄幼儿提供三年学前教育。

 

▋杨伟坤代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学前教育三年纳入义务教育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一方面能够有效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连接,有利于幼儿园与小学达成教育共识;另一方面能够解决家长入园及升学的困扰,使得幼小衔接工作更加顺畅。

为此,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学前教育三年纳入义务教育,从经费保障、教师待遇、资源供给等方面向义务教育看齐;适当缩短中小学学制,如采用“3 5 2”义务阶段学制办法,即学前三年,小学五年,初中两年,或“3 5 3”等学制体系,将中小学阶段节省的教育经费划拨给学前教育阶段,扩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学前教育发展增大财政支持。

 

▋ 林勇代表:国家应制定规划,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城乡分阶段实施

要大力发展0岁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要着力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刚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普惠又安全的托育服务,提升0岁-3岁入托率。

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别比较大、公立幼儿园比例不高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该切实制定规划,在“十四五”规划完成前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城乡分阶段实施;各级政府也应对实行普惠制的幼儿园发放财政补贴等。

 

▋ 庹庆明代表:增加配偶陪护假!婴幼儿托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

对于没有祖辈帮助的双职工而言,托育婴幼儿问题给家庭带来了很大挑战。一些大城市虽然有托育机构,但是管理与托育质量参差不齐,且收费较高;小城市现在几乎没有大型的成规模的托育机构,只有一些家庭式托育所。

整个行业缺少监管和矛盾化解机制,各方权益没有可靠保障。建议,加强0-3岁托育工作,分地区、有步骤地将其纳入学前教育体系。

 

▋ 杨善竑代表: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单列,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各级政府要研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且单列。每年为城乡公办园核定一次编制,逐步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数量。

在提升教师保障待遇方面,加大财政拨款和专项补助,解决好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 刘焱委员:尽快解决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

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无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让中央文件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幼儿教师的福音。

此外,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与提高,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 刘希娅代表:关于教育投入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倾斜

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在财政资金投入结构中重点向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倾斜,同时加大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提高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经费的基准定额。

调整目前以省市级地方政府主要承担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机制,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重心向上一级政府转移,重新建立、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确保全国范围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杨铿代表:补齐偏远乡村学前教育短板助推乡村振兴

建议继续保留中央、省教育扶助支持政策,继续实施重点工程行动,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投入;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实行差异化资助政策,充分满足相对困难家庭子女多元化教育帮扶需求;继续多措并举、多方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形成长效帮扶格局。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乡村建制调整改革和易地搬迁安置等动态变化,逐步实现基本教育资源均等化,着力破解“村空、乡弱、城镇挤”问题;推进偏远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改善升级;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持续投入,发掘、倡导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模式。

 

▋冀永强委员:尽快颁布《学前教育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学前教育公益性

建议尽快颁布《学前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和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确保学前教育教师获得与学段教师同等的关注和认可。应加大对西北地区幼儿园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保障幼儿园教师薪酬,提高待遇。

 

▋全国妇联:建议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

加强脱贫地区儿童营养健康保障,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在脱贫地区农村试点实施,做好项目的跟踪评估,根据试点情况调整项目实施范围。

同时,设立支持脱贫地区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专项,依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采用社区(村)中心模式或入户家访模式,为每个家庭提供便捷、持续的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

 

▋刘焱委员:“经典诵读”不适合幼儿启蒙教育,亟待纠正

让优秀传统文化从幼儿阶段开始渗透心灵、融入灵魂,培养亲近中华文化、熟悉中华文化,喜爱中华文化的下一代,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有文化自信、民族独立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使命,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建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前教育阶段积极倡导、研究和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活动,组织专家编写文化童谣、儿歌、绘本、动画等,丰富幼儿园“文化育人”课程资源。另外还要鼓励示范性幼儿园研究和探索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文化育人”的活动和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文化育人”能力。

 

▋陈佐东代表热议话题:去掉学前教育“小学化”病根

“小学化”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一个瓶颈,其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们对“小学化”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等于什么都不教,什么都不学,学前教育去“小学化”,不能单纯只看教学内容,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幼小衔接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在交流与合作中激发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大力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创建优质公办园,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要去掉学前教育“小学化”病根,加强幼儿课程管理,遵循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伍辉代表热议话题: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师资是关键

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师资是关键,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她建议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与保育人员编制标准,从根本上破解编制不足的难题,严格按照编制标准核定幼儿园编制,配齐教师和保育员;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补充高素质教师。

 

▋管培俊委员:尽快出台编制标准,补齐学前师资缺口

加强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根本出路在于依法治教,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与保育人员编制标准,从根本上破解编制不足的难题。他建议,严格按照编制标准核定幼儿园编制,配齐教师和保育员;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补充高素质教师。

此外,他还呼吁,进一步增加教师编制和相应的人员经费投入,这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保障条件。

 

▋郭文圣委员:在幼儿园增设男幼师,为学前教育输入“阳刚之气”

在我国各地幼儿园增设男性教师,为学前教育输入“阳刚之气”,从娃娃开始,纠正男孩“缺乏必要男性度”的问题。现有的公办幼儿园分阶段、有步骤、有意识地在新招幼师中增设“男幼师”岗位;新开办的幼儿园在招聘幼师时同时增设“男幼师”岗位;在现有支持私立幼儿园的政策中,新增男幼师补贴,并将是否有“男幼师”列入各级私立幼儿园评选条件中。

 

▋冷友斌代表:在孩子0岁至3岁期间设定夫妻双方的带薪育儿假期

为给家庭育儿提供社会支持,冷友斌的建议中还包括以社区和村集体为单位建设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为生育家庭提供可负担的儿童早期教育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幼服务,以及“实施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灵活措施”。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CPE中国幼教展2021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