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中国的托育市场,正式迎来“大风过境”!

2019-12-18 13:55:32.0

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前段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了提供国家级的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意见》鼓励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5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加大对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的税费政策优惠。



从今年6月1日到2025年底,对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相关服务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显而易见,在2019年“幼有所育”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内容,已经被国家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中国的托育市场,正式迎来“大风过境”。


一双无形的手,即将点燃一个新兴的市场。



但站在“托育金矿”的门口向前望,很多从业者却仍然眉头深锁,直呼“前途未卜”。



布局托育,从入门到放弃?


很多人以为托育就是看孩子=没有壁垒的暴利行业,看到政策支持就进来,结果一进来钱就全赔没了,把钱全给了装修公司。


基于市场需求和政策鼓励,近几年来,很多人瞄准了托育行业。

市场需求走在政策前面,必然会带来的问题是,在缺乏行业标准、缺少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大大小小的托幼机构良莠不齐、野蛮生长。


家庭式个体托管机构


这类机构规模很小,一般以看护幼儿为主。


由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且无证经营不合规的较多,机构是否能够很好履行托育服务的职能存有很大问号,且这种类型的机构在欧美国家比例已经开始下降。


托幼一体化机构


因为家长普遍对幼儿园托班或公立机构更信任,少数幼儿园如果招收托班、小小班,家长都会趋之若鹜。


但这部分资源十分有限,只能够覆盖到极少数家庭。


专业托育机构
这类机构政策监管相对容易,服务质量也更有保障。


早教机构兼收的少量托育班


虽然市场上早教机构众多,但是由于托育机构的服务内容与场地与早教机构的完全不同,与托幼早教所面临的客户需求、运营模式、盈利模型都是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很多这类机构是不达标的。


蓝海市场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年龄层越小的教育服务,对细节的要求就会越高。



托育涉及孩子的安全与保障,事实上是壁垒很高的行业。


师资、食品安全、托育环境、监管,这些都是很多机构做不到、没做好的。

政策落地的脚步


一、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健全,目前幼儿托育服务尚缺乏规范管理和行业标准。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为托育市场的发展添了一把火,但现在出台的均为地方性政策,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需要各地的试点反馈,并且政策的磨合完善也需要时间。


二、部分企业处在盈亏边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


由于托育机构一般只能够辐射到周围两公里左右的距离,如果和高利润的餐饮行业争夺商业用地,会产生较高昂的房租费用,影响投资回报率。


现在,由于托育行业处于比较初期和弱小的阶段,是否能在市场化的情况下,政府给予服务机构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未来的托育道路,该如何前行?


在托育这个细分市场里,刚需、痛点、规模都有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时间窗口快速成长,才是关键


找准托育市场用户需求


首先要找准这个细分领域的客户真实需求,核心在于为家长提供优选、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家长看重便捷,托育园的选址很重要。


距离、环境缺一不可,所以一般优选建在大型社区、商业CBD和企业园区中,能让家长在上下班的过程中接送孩子。


又比如,很多消费者并不仅仅满足于1-3岁的婴幼儿托管,他们还需要休完产假到上幼儿园的托育服务,投资者可针对这些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



师资培训是最重要的内功


托育,有托更有育,企业发展的好坏与师资水平密切相关。


婴幼儿阶段家长的试错成本尤其高,但合格教师和看护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问题。


由于0-3岁儿童大多处于牙牙学语阶段不会表达,托育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会提出更大的要求,除了看护之外,老师需要还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情况开展课程,但目前优质师资严重不足。


现在很多托育机构的保育员,大多是普通的幼教从业者,培训七天到十五天左右就直接上岗。


但专业的托育人员要求,甚至比幼儿园教师的要求还要高,选择有完整课程体系、托育培训的品牌至关重要。


建立用户信任与强势的品牌认知

通常行业第一会迅速占领市场大部分份额,在用户中建立起强势的品牌认知,让后来者难以超越。


近几年,虐童事件发生后,怎样让社会托育机构得到家长的信任,这点非常重要。


政策的逐渐落地,必将掀起了一场大洗牌浪潮。


在法制完善的土壤上,唯有坚持价值的产出才会得到市场的回报。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