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中国幼教展 | 请别再甩锅给华德福教育了
一周前,华德福教育圈子里有篇文章从其个人作为华德福家长的角度发声,引起了朋友圈无数围观。而目前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华德福教育,也没有去过现场体验感受。对于华德福教育的态度,有人好奇、有人热爱、有人向往、有人疑惑,也有人怀疑和离开。
作为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的联合创始人——黄晓星老师,是如何回应人们的疑惑和争论的,也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华德福教育实践者。
国内确实存在着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对于不了解华德福教育的家长来说,实在很难判断哪一所自称为华德福的幼儿园或学校就是冒牌的。因此,热爱华德福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以及怀疑自己上当的人都希望有人管一管。
有人挂上了华德福这个羊头让家长上当,说明了这个羊头还是受人喜爱的。当然,上当受骗了一定不好受,应该诅咒甚至起诉挂羊头的人,而不是诋毁羊头。华德福教育被人当作羊头挂着卖,其实也是无辜的,华德福教育像是一个不会为自己辩护的哑巴,常常被人随意打扮的姑娘。
华德福教育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机构,不是矛盾和麻烦制造者。根本的问题是机构(学校或幼儿园)和人(老师,家长或学生)的问题,作为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华德福教育不能为人和机构背锅。无论一所学校是货真价实的,还是只是自称为华德福学校,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江湖,避免不了矛盾和冲突、错误和谬论,其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
01、谁能来管一管
华德福教育作为教育理念,是开放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去学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资源去应用,可以是部分的应用,可以全部的应用,甚至可以颠倒着用。华德福教育在全世界包括在中国多年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有经验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在华德福教师培训课程里给大家分享。如果有什么适合你的,都可以自由应用。
但是,华德福作为商标,其所有权是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学会的,2004年授权给成都华德福幼儿园在中国注册了中文的商标。因此,目前很多在国内诚心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学校和幼儿园,只是使用了华德福教学理念和课程,但是如果使用“华德福”作为学校和幼儿园的名称,需要被正式授权才可以使用。因此,成都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能管的就是使用华德福为学校和幼儿园为名称。现实情况如国内的盗版和冒牌现象,就算强大无比的政府都未能管好和杜绝,指望一所学校能管好和杜绝有点难度。冒牌和伪劣产品伤害民众,最终吃上官司的也不少,同样,也有一些人因为不当使用“华德福”作为学校和幼儿园的名称而吃过官司。
02 、请别再甩锅给华德福教育了
很多有孩子的朋友了解到华德福教育之后非常高兴,也有朋友因为发现迅速冒出来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学校或幼儿园的规模小、教师培训不足、办学条件差,而感到沮丧。
华德福教育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坚持华德福教育的理念,通过教育实践完美地呈现给大家。我指的完美是如很多家长所期待的那样,上华德福学校既能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学习和玩耍,健康快乐地成长,又能顺利进入名牌大学,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也期待学校和社区非常的和谐和美好,没有矛盾和冲突,等等。
尽管在华德福教育的发源地——德国,华德福教育已经发展了一百年,用很多当地家长的眼睛去看,也都可以看到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而华德福在国内的发展才十几年,要满足家长这样的期待,估计还要多等待一百年,或者再努力一百年再说吧!
华德福教育作为理念是跟其他所有的教育理念一样,思想和理念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由不同的人组成了机构或团队,去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在这实践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自然就有不断试错的过程,离成熟和完美还有很长的距离。
因此,如果看到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的不足,只能归责于的老师或学校的管理问题,只能找当事人或负责人来负责,而不能归罪于华德福教育,请别再甩锅给华德福教育了。
03、斯坦纳办华德福学校的初心
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人们怀疑宗教和教会,很多学者希望通过哲学途径寻求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斯坦纳认为:应从精神科学去探讨,把他创立的人智学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应当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力量,通过教育,人的精神得到提高,社群关系和谐,社会才能文明。
1919年德国斯图加特的企业家艾米·墨特邀请鲁道夫·斯坦纳创办华德福学校,希望把人智学应用于学校,实践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理想。希望通过华德福教育帮助个人自我改造和自我修炼,最终达到社会文化革新的目的。
在华德福学校建立之前,鲁道夫·斯坦纳在欧洲各地做了很多关于社会文明发展、人的精神文明等讲座,也出版了很多书和文章,有非常多的粉丝。
后来,斯坦纳发现成人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试图让成人成长实在不容易。他认为成人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去体现人智学的理念。鲁道夫·斯坦纳希望通过华德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让老师、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人士能在实践华德福教育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学校里实践华德福教育是很多人的理想化工作,实践华德福教育的老师应该有TA的理想和情怀。全球各地的大部分华德福学校创办人最初的想法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接受华德福教育而办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办学的目的本质上还是自私的,不过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由于,全球各地的华德福学校都是非营利机构,华德福学校或幼儿园不是营利为目标,老师和家长都是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教育和丰富社区文化来经营学校或幼儿园,这样,自然就吸引了有理想的老师和家长。慢慢地,汇聚了一群有理想和情怀的人在学校里实践华德教育,在一起实践自己的理想,在实践华德福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出超越自私的本质,达成个人成长。
04、华德福学校是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的机构,不是追求个人成长的道场
很多参与华德福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有一种开始一个新旅程的感觉,确实有不少人找到了个人成长的新途径,比起参与华德福教育实践之前所学的心理学或其他灵修等个人成长课程,在参与华德福教育是实践过程中,人们会产生更能落地的感觉。跟华德福学校的家长和老师相处,感觉到温暖、平等、自由、尊重和包容,跟着感觉走下去之后,于是,有些人就把华德福学校当自己修行的道场了。抱着这样心态的人,迟早会带着失望离开学校或幼儿园。
虽然参与华德福教育实践,可以体验到个人长足的成长,但是,不要把学校当成个人成长的道场。鲁道夫·斯坦纳论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样说:“寻求实际的、实用的生活,但是不要让寻求的方式蒙蔽了你,让你看不见它里面做工的精神。寻求那精神,但不要出于精神自我主义和出于精神的满足去寻求,而是因为你想要在生活实践中把它无私地应用到物质世界里。勿忘那古老的原则:精神永远离不开物质,物质也永远离不开精神。”
在实践华德福教育中,自然地就会个人成长,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成长去实践华德福教育。
我们跟来华德福应聘的老师面谈的时,问到为什么选择华德福学校工作时,应聘者都会说:非常认同华德福教育理念;学习华德福教育给自己带来很多变化;华德福教育已经成为自己个人成长的途径;并希望通过华德福教育而达到进一步个人成长,云云。
我们再问到:“你能给予孩子,能给学校和社区带来什么?” 这个问题让大多数的应聘者都茫然起来,因为TA们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成长去实践华德福教育,这也说明了“出于精神自我主义和出于精神的满足去寻求”。TA们也会就这个原因,带着失望离开华德福学校,自己去寻找新的道场,继续个人成长的其他途径去了。
05、从实践华德福课程的学校到华德福学校还有一段距离
从实践华德福课程的学校到华德福学校,必须符合华德福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鲁道夫·斯坦纳创办华德福学校的时候,把教育教学独立当成首要的原则。那些官办的或公司办的华德福学校,如果未能做到教育教学的独立,都不能算是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育的另一个原则是教师的教学自由和教师自治(注意:不是教师治理整个学校)。教师团队根据孩子的意识发展和华德福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承载华德福教育的精神,学校应该是给社区提供各种文化和精神粮食的文化中心。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人认同华德福教育,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只追求华德福教育的课程,关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材料,以及校园的建设和教室的布置、孩子的学习成绩等等,不太关注孩子是“谁”,“我”作为老师是谁,“我”和孩子的业力关系(karma relationship)。“我”为什么要实践华德福教育,“我”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家长应该是参与学校建设的支持者,跟老师做合作伙伴,不是购买学校的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如果参与或从事华德福学校的工作不是超越自我的需求,没考虑到他人的、社区的、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只能说在这所学校里实践华德福的课程而已,从实践华德福课程的学校到华德福学校还有一段距离。
在美国加州有很多charter school(特许学校)采用了100%的华德福教育课程,并聘请了接受过华德福教师培训的教师授课,虽然这些学校也在实践华德福课程,但是,北美华德福教育联盟并不承认这些学校为华德福学校,因为是公办民营的学校或官办学校。
06、为什么不能把锅甩给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学校是社区文化的倡导者,建立和谐的社群生活是华德福教育基本原则之一。通过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在学校的工作中重新认知人与人的关系,鲁道夫·斯坦纳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本质是karma(业力)关系,如何理解斯坦纳说的业力关系,不在这里讨论,至少不是佛教里说的业力。
华德福学校都在实行共识性决策机制,目的是让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表达自我,同时学会为群体共同承担责任。这种机制很容易造成冲突,由于学校是非营利机构,冲突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利益关系。
如果认识到在学校的教学和文化活动中,人与人的冲突就是不同人的气质冲突,而不是利益的冲突,老师就有机会去改变自我和自我突破。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在群体,在学校中生活中,保持个体和群体的平衡。
人类的生活活动从早期结队狩猎为生,到现在的后工业时代,人与人的群体生活依然依赖合作,这一生存法则并没改变。只是合作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生活需要人们学会跟更多不同的人合作。
随着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非常独立的自我阶段,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独立起来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孤独,难以相信他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群体中要保持独立精神,同时能跟群体合作是现代人最大挑战。
鲁道夫·斯坦纳看透了现代人(是指个体意识的现代人)的底细,他创立的人智学是让不同的传统宗教背景、不同的哲学观点、不同文化环境的人,解决信仰危机问题,找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他强调人智学只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而已。学习人智学不仅仅是关在屋里听演讲,可以通过参加读书会、听录音和看书,或通过各种灵修方式进行。
人智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精神科学,必须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如在学校、农场、医院、企业、商业、银行、治疗、咨询、艺术、建筑等等,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都可以运用,其核心就是建立一个健康的社群关系和社会生活。
华德福学校的使命之一是建立一个健康的社群和文化中心,并通过教育下一代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TA们既能自我定位,又能跟群体合作,引导一个群体往健康社群方向发展。在家长和学校的合作过程中,出现冲突和矛盾非常正常,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也很正常,无论这所学校是不是华德福学校,问题的本质都是人的问题,不是华德福教育的问题,可以把锅甩给学校和老师,不能甩个华德福教育。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本文转自【以下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黄晓星】,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