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梅:婴幼儿托育机构供给不足 | CPE中国幼教展
广东省人大代表张翠梅是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她近年来一直持续关注“儿童保健”,去年她提出的2件关于儿科建设的建议就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在今年的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张翠梅继续关注儿童保健问题,提出了关于促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建议。她表示,“婴幼儿看管难”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中央及各地均出台了系列政策,然而照护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严重供给不足。“小小的托育机构,托起照护的重责。公共政策的干预刻不容缓。”
应参考广州经验
在对我省婴幼儿托育机构进行了调研后,张翠梅认为,目前我省存在着婴幼儿照看服务供给不足,托育机构生存困难,行业标准缺失,开办手续繁琐,教师与家长双方地位不平等等的问题。她提出的对策建议是:构建机构准入制,增加普惠托育,建立托育大学,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树立科学育儿观。
首先要立足需求,构建托育机构准入机制。随着人们对托育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托育机构的安全性、环境状况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性都备受婴幼儿家长的关注。作为政府部门,应立足婴幼儿家庭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构建托育服务行业准入机制,细化托育机构选址、卫生、安全、监管等工作,明确责任主体,群策群力,在法律法规上规范托育机构管理,共同促进托育行业蓬勃发展。
其次,要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参考广东首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 -- 广州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设立地方协会或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指导中心的建立,相当于为行业找到了组织和娘家,大家遇到困难知道找谁。有了指导中心的指导,从业者办中心之前,有人帮他看一下,评估一下,给他们更多建议,就不会盲目投资,相当于节省了成本,节约了时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专家给予建议,更科学地解决问题。
建议设托育大学
张翠梅认为,应选出示范性托育,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落实政府补贴。2019年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牵头,一个新改扩建托育的学位奖补一万元,全国一共下发了10个亿的奖补资金。但整个广东省就只有广州4个区5个机构申请到了国家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的普惠补贴。但对于广东的其他省份和地区,补贴的申请政策,仍未明确。建立尽快落实补贴,有效帮助机构渡过难关。
张翠梅建议,为社区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设立的员工子女托育点所发生的费用,可作为职工福利费支出;托育机构在用水、用电、用气实行居民价格;鼓励保险机构承保婴幼儿照护服务责任保险;烈士子女、困境儿童优先入托,并给予托育补助等。
建立托育学院,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托育机构教育质量。市政府根据托育机构人才需求情况,与高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委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建立托育学院,培养婴幼儿照护人才。同时,将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员纳入培训规划。建立婴幼儿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把婴幼儿照护指导师、育婴师、保育员等职业资格证、等级证书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对符合规定的人员,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或提升补贴。将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作为幼教人员和卫生专业人员基层服务定点单位;通过返聘有经验的退休人员等措施,充实社区婴幼儿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此外,还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育儿观。通过专家讲座,媒体宣传等模式,增强广大群众的托育意识。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