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会动态

培养孩子团结合作能力 美国日本荷兰幼儿园的经验分享

2021-09-06 11:04:10.0


孩子的世界是由很多互相作用的“外力”组成的,各个因素越是紧密协作,就越有利于孩子发展。这就要求孩子要具备很好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合作能力究竟怎么培养,国外名园的经验提供借鉴。


01

美国幼儿园:给孩子对接真实世界的机会,解决问题与挑战


美国教育工作者坚信未来对于人类分工协作的要求将会达到新的高度,协作能力培养必须要从幼儿抓起。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合作解决问题


在美国纽约的考利尔幼儿园,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整个学期的学习均由某个主题活动贯穿。每学期选择什么主题由孩子和老师集体讨论决定,老师也通过观察孩子的兴趣来获得课程设置线索。


在一个学期的报纸研究项目中,孩子们先手持问卷调查亲戚朋友都在读什么报纸,再去家附近的报刊杂志亭调查出售的报纸种类,调查结果回班上大家一起统计、分析,让老师协助用大型表格的方式挂在教室里。



之后,老师带孩子们参观报社,采访总编辑。孩子们心中有数后,向老师提出要办自己的报纸。学生、老师一起列出报社共有多少职位,并规定每人可以申请一到两个职位。两位老师假扮报社老板,学生一个个来应聘,有的幼儿得到了漫画设计和游戏设计的职务,有的幼儿获得摄影的职务,随后,主编、编辑、记者、影评、体育新闻报道等职位都被一抢而空。报纸发行当日,家长被请去,仔细欣赏孩子们的作品。


在活动中,老师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孩子去探索,通过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让孩子从内心真实体验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孩子学习自我和集体的关系


在一次手工课上,班上的孩子要做一张蝴蝶飞舞在花丛中的作品,贴在一块长七尺宽五尺的画板上,名叫“蝴蝶园”。孩子们提交自己的作品后,老师把作品粘贴到一张海报上,设计成巨幅作品在学校年度拍卖会上展出拍卖。


蔚蓝的天空里,纷飞着五颜六色的蝴蝶,下面是褐色的土地,几株婀娜的树上开满粉色的花朵。再仔细看,每个图画的下面都写着孩子的名字,其中一个名叫“莉莉”的蝴蝶飞在正中间。



在拍卖会上,老师介绍到,莉莉小朋友为了画好她的蝴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小朋友的树、花和草,蝴蝶就没有地方停靠,也就没有了食物。有了花草的衬托,莉莉的那只蝴蝶才显得更漂亮,正是大家的努力这幅作品才会问世。”


凸显合作能力,不突出个人成就的意识,幼儿园帮助孩子把发展出来的自主意识延伸到集体学习的领域,又通过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学到,最有效的自主是平衡自我和集体的利益,让孩子在更了解、关注集体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


02

日本幼儿园:让运动精神和团队协作相互促进


在日本,幼儿体育课的安排,除了希望孩子学会正确的肢体动作技巧外,更能培养他们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集体意识是最终目的


日本幼儿体育教育里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在一次课程中,老师要孩子们练习一套团队体操,每个孩子必须和左右两边的队友协调后,才能表现出体操的和谐顺畅。


有个孩子坚持自己的动作做得比别人好,不想与左右两旁的队员协调,坚持“做出最漂亮的动作才是对的”。



老师发现了,告诉他:“这样的团队体操不仅要表演出最漂亮标准的动作,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个群体的和谐度。如果你只坚持自己要做的,就会破坏整个团队体操的和谐美。”


老师期望藉由幼儿体育课程的训练,让孩子养成正向生活态度,“勇敢的迎接失败”、“说服自己不断挑战”以及“奋力不懈的永不放弃”等特质。


集体力量赋能幼儿适应能力


日本传统的少儿教育重视少儿彼此间的合作,强调集体中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交往,通过集体来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些孩子,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能只是遭受小小的失败,例如跑得比别人慢、跳得没人家高,就开始像泄了气的皮球般,毫无冲劲、丧失斗志,甚至慢慢出现害怕及排斥体育课的反应。



老师认为,每个孩子的体能发育不同,有的快、有的慢,因此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学习的快慢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习惯勇于面对失败、愿意时时自我挑战而不气馁。


例如:幼儿园的前滚翻训练,需要先训练孩子熊爬,这样孩子在低头时可以看到后面的队友,就克服了恐惧的心理。


在所有的体能训练中,老师通常会给每个小朋友找一个伙伴,两人互相协助完成某个动作。有一个伙伴帮忙让训练更加安心,更有安全感。


03

荷兰幼儿园:为孩子协作做好心理、环境创设


培养孩子对合作的兴趣


合作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片空白,不知为何物,荷兰幼儿园用简单而有趣的方法向儿童引进这个陌生而抽象的概念。


听故事是孩子向来喜欢的,看动画片也是孩子的一大爱好,户外活动更是让他们欢呼雀跃……幼儿园老师充分利用这些活动的机会向孩子们传输合作思想。



在看过蚂蚁搬家的动画片之后,老师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看蚂蚁搬家的“现场直播”。


“小小的蚂蚁为什么能把大肥虫搬进洞里?”孩子们争先恐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因为蚂蚁力气大,它的腿多。”“因为蚂蚁太多了”“因为蚂蚁相互帮忙”“蚂蚁知道怎么一起努力”……在讨论中让孩子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之大,就算再渺小的蚂蚁,团结起来也是一股力量。


日常课程中引导孩子实践合作


让孩子亲身经历成功的合作,享受合作的快乐。


在幼儿园大班组的一次分组合作做画时,老师让孩子们给一棵大树添画树叶。收到任务后,老师选取其中一组,让四个孩子分别领取自己的任务,你觉得自己比较擅长什么——调色?画树叶?画树干,还是指挥?孩子们商量之后做好分工,分别完成大树的某一部分。



而其余几组幼儿虽然都在同一棵树上做画,但却在各行其事,并未真正合作。老师便让刚才做好合作分工的孩子向大家谈谈自己小组是怎么完成画作的,然后再进行示范合作,孩子们马上明白应该怎样和别人合作了。


类似的,在一个两三岁的小班上,每个小朋友都做一幅探索涂鸦式油画。孩子先调配好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一个个长条条,或一个个圆点点,大家再把所有的条条点点拼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协调的画。


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合作型的,作品和孩子们正在学习的东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为孩子创设合作分工的场景


有很多孩子喜欢选择从事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园在教室一角的小房间里放满了扮演游戏的玩具:一个铺着白色桌布的小餐桌,桌旁放着很多塑料的碗盘刀叉、锅碗瓢盆、塑料的面包、蔬菜和水果;一个小衣架上琳琅满目地挂着海盗、消防员、医生、仙女、公主穿戴的外套、裙子、帽子和种种装饰。



孩子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五个人,由一个老师带领进入这个房间。孩子们马上奔赴自己想玩的玩具,开始“做饭”,当凶猛的“海盗”或高雅的“公主”。


期间老师只是监督孩子的安全、调节纠纷,再就是在孩子的要求下加入他们的游戏。“消防员”让老师给自己当“司机”,“厨师”热情地要老师品尝自己刚“烤好”的“面包”,老师都投入地配合。


结语:


团队合作是个体融入一个集体的基础,如果想让孩子未来得到更多的发展,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不完美的人却可以组成完美的团队,那就来源于协作力。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