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PYP课程受国际幼儿园青睐 本土化融合课程如何做 | CPE中国幼教展
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设计的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共70多个国家的四千余所大学都接受IB成绩入学。在中国,开设IB课程的国际学校已经被很多中国家庭所认可,专为3-12岁(学前和小学)的学生设计的IB-PYP课程的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PYP与其他IB课程项目不同,更提倡“真正的国际教育必须尊重学生本人和学生的本土文化”。所以它只提供课程框架,并不提供具体的课程内容,以鼓励具有本土特色的PYP课程实施方案。下面分享2个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将国际课程与本土化课程巧妙进行了融合。
青苗国际幼儿园跨学科主题:
阅读分享会与社区主题相结合
青苗始创于1998年,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作为国内较早采用中西方教育结合办学的幼儿园,在IB-PYP方面的教学经验较为丰富。
IB-PYP课程框架中倡导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园所每个月都会有一次field trip。外出的目的是希望围绕正在探究的主题,给孩子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体验和经验,孩子们去了解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农场里如何养殖动物,去城市规划馆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都会给孩子另一个看待事物的视角。国家近年来提出的要将学科与学科之间融合教学其实也正是与PYP 的跨学科探究学习方式不谋而合。
以青苗的社区探究为例,它是在跨学科主题“我们如何组织自己”之下,将社区作为载体去开展探究。园所在计划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完成这一段探究后,能够通过了解社区人员彼此帮助,从而学习到关爱他人、善于沟通等能力。
在这一主题下,青苗国际幼儿园开展了“阅享童年之过年”的活动,这本身是一个传统阅读的分享会,但是与社区主题相结合,邀请了各行各业的家长朋友们来给我们的孩子讲故事,讲述他们的工作。
有些班级将爸爸妈妈作为采访对象,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并与其它小朋友们分享。再进一步,孩子们可以分小组在班级中打造出他们喜欢的社区样子,可以有消防局,医院,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外出时间去一次当地的消防局。
一般一个探究主题会进行8个星期,在这8周时间里,不同学科的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当他们在了解社区的时候,他们需要掌握有关于社区的词汇,需要利用这些词汇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在设计与搭建自己的社区的时候,具体选择用什么材料,多高,多大,什么形状,他们不仅需要用到数学相关的知识,还会需要色彩、设计等艺术知识。
而每个单元结束后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到孩子们对自己展示的项目或作品是否有了解,这也是帮助园所反思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的重要方式。
建业小哈佛郑州协和城邦
幼儿园超学科主题:
对节日的探究融合中西方文化特色
这家幼儿园在课程实施中,开展支持幼儿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活动,帮助幼儿实现民族身份、文化的认同,同时,鼓励孩子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了解世界丰富的文化遗产、探索各个民族的共性与独特性,尊重差异。让IB课程与本土课程融合各自优势,探究一种更顺应时代发展、更适合中国孩子的IB课程。
例如,围绕着超学科主题:“我们如何表达自己”进行对节日的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了解各国各民族不同节日的文化特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立足本土,通过自己的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为达到“人们通过节日来认识重要的活动。”这个中心思想,我们设置了三条线索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
1、节日是什么样子的。
2、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是什么。
3、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活动实施过程中围绕重要概念“形式、观点、责任”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通过问题驱动独立探究和协作解决问题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有意义的行动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1)筛选课程主题
通过人文活动“感恩节”为契机,老师进行提问:“你知道的节日都有哪些?”孩子们用爆米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所了解的节日,并用韦恩图梳理中国的节日、西方节日和国际性节日,用T型图分出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节日。
通过评估发现,孩子们对中西方国家的特色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了解的比较清楚,对于另外一些节日,如植树节、元旦节、儿童节,他们到底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国际性的节日呢?他们的日期具体是几月的呢?还不是特别了解,老师会通过探究单的方式,再次让孩子们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料的搜集。
2)收集课程相关资料
11月份,班级里好几个小朋友过生日,一个小女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生日是我们的节日吗?”有的小朋友说“是”。因为生日这一天,班里的小朋友都会一起唱生日歌曲,吃生日蛋糕。有的小朋友说:“不是”,因为这不是大家的节日。到底什么是“节日”呢?我们一起来搜集资料!
通过对幼儿园不同人员的采访,孩子们了解了节日是大家都要一起过的,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在节日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庆祝方式。比如:端午节要做香包、划龙舟、吃粽子等。那每个节日的由来、美食、庆祝方式都有哪些呢?再次搜集资料吧!
孩子们通过参观酒店,观看了西餐的整个制作过程,在厨师叔叔的讲解下,知道了汉堡、披萨、寿司等特色美食来自于哪个国家,并且尝试用多种材料体验制作各国美食。
孩子们发现圣诞节出现最多的都是圣诞老人,中国春节的代表服饰是唐装。在区域活动中大家利用美术材料进行创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圣诞节的装饰颜色大多是绿色、红色、白色。春节的装饰颜色大多是红色、黄色。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节日的歌曲,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
3)分析课程资料
随着探究的越来越深入,孩子们发现每个人所表达的对节日理解的展示形式都不一样,有的是图画的方式,有的是书写的方式,原来这就是海报的雏形,那什么是海报?海报的基本元素都有哪些?让我们进入商场,一起来观察一下吧!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每一张海报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图片以及文字说明,字体也会根据内容有大小的区分。在了解海报的基本要素后,大家都开始制作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海报,并进行讲解,通过不同孩子的讲解,大家对节日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4)课程总结
孩子们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圣诞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原因是可以借助这个节日收到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那我们应不应该过西方的节日呢?大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每个孩子都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同时孩子们还觉得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己有义务进行传播,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结合圣诞节、春节进行一场跨年游园活动,这场活动全部由K3的孩子进行策划和组织。
大家通过讨论决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负责海报讲解、有的负责舞蹈编排,有的负责美食售卖,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他们懂得关爱、坚持原则、善于交流的品质,同时孩子们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园更多的小朋友也了解了春节的庆祝方式,在活动结束后很多幼儿还会告诉老师在今年过年要自己制作春节的美食给家人吃。
结语:
IB不仅仅关注教授的知识,更多的关注教育的核心,让孩子们全面的成长,培养超越国界、可以自我成长的孩子。IB-PYP课程与本土课程的融合,也是园所一个超越自我的机会,在课程融合过程中,不是否定原来的课程,实际上是更加肯定之前很多优秀的部分可以拿来所用。
文中图片源自各机构官方微信/小程序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CPE中国幼教展2022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