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陕西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公布 探索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
幼有优育,一步步变为现实
“家门口的幼儿园变成了优质园,太赞了,撒花庆祝!”近日,李沧区金水路幼儿园获评市示范(省级一类)幼儿园的消息传到家长群里,家长们乐开了花。这所幼儿园开园仅半年多,是典型的新园,但在市示范(省级一类)幼儿园的评估认定中,它凭借强劲的“实力”跻身全市评分榜前列,成功跨入优质园行列。
金水路幼儿园“评优”作为一个缩影,彰显了青岛市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速度。今年8月,青岛市印发《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推进幼有优育突破行动,全面促进普惠优质发展,确保到2024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8%,优质园占比达到80%。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平稳保持在90%以上,目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优质园占比已经从2021年底的60%提升到了现在的67%,学前教育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向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从50%到58%,让公办园惠及更多幼儿
曾几何时,“入园难”“入园贵”是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痛点”问题,但近几年,许多家长明显感受到了转变。家住市北新都心片区的侯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大娃2019年入园,但那时小区配套幼儿园还没建起来,无奈之下,她只能把娃就近送到一家民办园,每月保教费高达2400元;不过可喜的是,2020年,这家幼儿园就转成了普惠园,每月保教费只需交880元即可;今年,她家二娃也到了入园年龄,小区配套园也已经建好了,一开园就是公办园,这让她直呼二娃赶上了“好时候”。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青岛市近年来大力加强普惠性学位供给的举措。自2018年起,青岛市持续将幼儿园建设列入市办实事,由政府强力督查推动。2018-2021年市办实事累计开工建设幼儿园190所,增加学位4.48万个,有效应对了2020-2022年生育政策变化带来的入园高峰挑战。
同时,青岛市积极落实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和“强镇筑基”工作要求,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开展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2022年,50所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项目列入市办实事推进实施,目前正在全面施工。
为了增加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青岛市还多措并举: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优先举办成公办园;在公办园学位紧张区域举办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加大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力度,推动区市提升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在这些举措推动下,209所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143所高收费幼儿园降费执行普惠价,共增加公办普惠学位4.8万个。
据统计,目前青岛市共有幼儿园251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257所,占比49.9%,公办、民办幼儿园数量大体相当;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园876所,占民办幼儿园的69.5%。全市在园幼儿36.79万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90%以上。
而此番行动计划的出台,将让更多家庭实现孩子在家门口上公办园的愿望。锚定“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8%”这一目标,青岛市将坚持优质普惠发展方向,把新建的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举办公办幼儿园,对公办学位紧张的区域采取举办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回购回租民办园等措施,增加公办学位供给。
从67%到80%,家门口的优质园将越来越多
除了让更多孩子上公办普惠园,青岛市还在持续回应家长们让孩子“上优质园”的期待。
所谓“优质园”,就是省级一类及以上等次幼儿园。我省将幼儿园分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一类幼儿园、二类幼儿园和三类幼儿园,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并公布,一类幼儿园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并公布,二类及三类幼儿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并公布。分类认定指标包括办园条件、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安全卫生、教育质量等,满分为1000分,省级示范幼儿园要达到900分以上,一类幼儿园要达到800-899分,二类幼儿园要达到700-799分,三类幼儿园要达到600-699分,达不到600分的,要限期整改,重新认定。
为了让更多幼儿园达到优质园标准,青岛市从经费保障、联盟办园、师资建设等多个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软硬件”水平。青岛市建立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公办园生均拨款标准达到1000元/年,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采取分级管理,部分达到3600元/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人均资助标准达到平均2000元/年。同时,青岛市积极推动公办园非编制教师工资达到“双80%”,即工资达到当地公办幼儿教师平均工资的80%,所需经费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列入区(市)、镇(街道)财政预算。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带动作用,青岛在全市推广优质公办园办分园、合作办园、镇域一体化办园、发展共同体办园等四大类共8种联盟模式,创新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学前教育扩优提质。“优质公办园+分园”实现了新建园的高起点办园,“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模式增加公办学位紧张区域学位供给,“镇街中心园+村办园+民办园”模式保障了农村园的保教质量提升。比如金水路幼儿园能够从新园快速成长为优质园,与联盟内优质园的示范带动也有一定关系。如今,青岛市联盟办园改革已经形成了区域品牌。
多措并举之下,全市优质园已经达到1702所,占比从2021年底的60%提升到了现在的67%。
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市将积极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有针对性地加强园长教师培养培训,加大优质园创建力度,到2024年将优质率提升至80%,让更多幼儿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完)
· END ·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CPE中国幼教展是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托幼教商贸平台,集“论坛研讨+精准对接+趋势引领+跨界融合”四位一体,是引领托幼教产品趋势、传播先进理念,推动托幼教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国际托幼教行业交流平台。展会现场还将举办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邀请百位专家学者分享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与科学方法,探索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文章来源:阳光报阳光网,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CPE中国幼教展2022年10月27-29日成都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