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会动态

家庭环境与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父亲与母亲的不同影响 CPE中国幼教展

2023-02-13 17:40:50.0



学习品质(Approaches to Learning)统指儿童应对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时的态度、习惯、倾向、偏好和风格。目前,不同的政策文件和研究中对学习品质内涵的界定略有侧重,但比较高频出现的有主动性/动机、专注、坚持、好奇/兴趣等。学习品质之所以逐渐受到教育政策制定者、早期教育研究者以及幼教工作者的重视,是因为其在促进儿童学业和预测其长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

已有一些研究探索了家庭环境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中扮演的角色,〔2,3〕但存在以下局限。第一,以往研究对干扰变量控制不够,大多研究只控制幼儿性别、年龄,部分研究控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但很少有研究控制幼儿的先天气质。如果干扰变量控制不充分,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会被夸大。第二,以往研究多以家庭主要照料者为分析对象,较少区分父亲和母亲的影响。然而,研究表明父亲和母亲在幼儿成长中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4〕在研究中区分父亲和母亲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还原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路径。因此,本研究在控制幼儿年龄、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幼儿气质的情况下,分别分析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

由于在同一家庭中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不同影响会难以区分检测到的差异是由母亲和父亲引起的还是由主要照料者和非主要照料者引起的,因此本研究分析的是作为主要照料者的母亲和同样作为主要照料者的父亲之间的影响差异。在父母的影响因素中,本研究选取的是父母参与亲子活动的程度、与幼儿的关系质量以及教养方式。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上海市中心区、中间区和郊区的12所幼儿园的小、中班幼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第一轮问卷调查的内容包含家庭基本信息和幼儿气质评定,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一年后再次向这些家长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内容包含家庭亲子活动参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以及幼儿学习品质评定,问卷由幼儿的主要照料者填写。此轮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654份,其中母亲填答问卷499份,父亲填答问卷155份。总样本所涉及的幼儿中男孩占48.5%,女孩占51.5%,年龄为46—81个月(M=61.68,SD=6.95)。母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与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345)。

 

(二)研究工具


1.儿童气质

本研究采用儿童行为问卷最简版(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Very Short Form)〔5〕来测量幼儿气质。该量表共36题,采用五点计分法,测评幼儿气质的3个维度:活跃水平、消极情感和努力控制。本研究中这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8、0.67和0.74。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以及家庭月均收入5个指标,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进行加权计算,得分越高代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


3.亲子活动参与

本研究借鉴美国开端计划评估项目〔6〕和家庭养育环境测查表(HOME)〔7〕中与亲子活动参与相关的问题,最终整合出16题来测评父母在家庭日常亲子活动中的参与度。父母根据过去一年中每个星期带孩子进行各类活动,如“和孩子玩数数游戏”“教孩子诗歌或童谣”“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都发生了什么”等的频率答题。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量表为单因子结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4.亲子关系

本研究采用皮恩特(Pianta)的亲子关系量表(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Scale)。〔8〕原量表共30题,采用五点计分法。本研究中删除3道因子载荷低于0.30且存在交叉载荷问题的题目,共保留27题,分别测评亲密度(如“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密且感情深厚”)、冲突度(如“孩子和我似乎总是在相互对抗”)和依赖度(如“孩子对于和我的分离有强烈的反应”)3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86和0.70。


5.教养方式

本研究采用经过本土化验证并修订的教养风格和维度问卷(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9,10〕问卷包含权威型(温暖/接纳、引导、民主参与)和专制型(严苛、敌意和惩罚规训)2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和0.84。


6.学习品质

麦克德莫特(McDermott)及其同事开发的学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11〕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建立常模的学习品质测评工具。本研究采用中国学者翻译并在中国儿童中验证修订后的该量表的中文版。〔12〕该版本共21题,包含能力动机[如“做事没有积极性”(该题为反向计分题)]、专注/坚持(如“会认真听身边的大人在讲什么”)和学习策略[如“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不喜欢接受帮助”(同上)]3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53和0.68。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全息极大似然估计法对缺失值进行处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差异以及相关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后,使用MPLUS7.2对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和母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数据分别进行分层回归模型分析,以了解父母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人口学变量和个人气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月龄与其他所有变量均不存在显著关系。因此,在之后的相关和回归分析中月龄不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在性别差异方面,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孩在专注/坚持(M男=3.88,M女=4.00,t=-2.54,p<0.05)和学习策略(M男=2.99,M女=3.13,t=-2.72,p<0.01)上要显著优于男孩。另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幼儿在能力动机(r=0.09,p<0.05)和专注/坚持(r=0.09,p<0.05)2个维度上得分越高。

对幼儿气质和学习品质的相关分析发现,气质中的活跃水平与学习品质中的学习策略存在负相关(r=-0.10,p<0.05),消极情感与学习品质的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能力动机=-0.22,p<0.001;r专注/坚持=-0.08,p<0.05;r学习策略=-0.10,p<0.05),而努力控制与学习品质的能力动机(r=0.14,p=0.001)和专注/坚持(r=0.25,p<0.001)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主要照料者分别为父亲和母亲的幼儿在各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见表1),母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与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在月龄、气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活动参与以及教养方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亲子关系质量和学习品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母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与照料方的亲子关系亲密度要高于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Cohen’s d=0.24),而冲突度要显著较低(Cohen’s d=0.27)。另外,母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的学习策略水平要略高于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幼儿(Cohen’s d=0.18)。



(三)父亲与母亲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回归分析

通过分层回归模型进一步考察在控制幼儿性别、气质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父母亲因素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中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因素和父亲因素分别可以解释幼儿学习品质差异的10%—28%(表2)和16%—29%(表3)。具体来说,母亲与幼儿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幼儿的学习品质。在亲子关系方面,与母亲关系亲密度高的幼儿在专注/坚持和学习策略上显著更好,与母亲冲突度高的幼儿则在能力动机和学习策略方面得分较低,对母亲依赖度高的幼儿的能力动机也处于较低水平。在教养方式方面,若母亲更多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幼儿在学习品质的3个方面(能力动机、专注/坚持和学习策略)上的得分均较低。另外,没有发现母亲的亲子活动参与程度与幼儿学习品质存在显著关系。而父亲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与幼儿的亲子关系质量上,而父亲的亲子活动参与程度和教养方式与幼儿学习品质均不存在显著关系。具体来说,与父亲关系亲密度较高、依赖度较低的幼儿在专注/坚持上得分较高,而与父亲冲突度较高的幼儿在能力动机和学习策略方面得分显著较低。




(一)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特点

与一些研究〔13,14〕中的发现不同,本研究没有发现月龄在幼儿学习品质上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其他研究较多涉及小、中、大班幼儿,而本研究中幼儿参与学习品质测定时处于中、大班年龄段。在张莉和周兢〔15〕的研究中虽然也发现在幼儿园儿童群体中年龄越大学习品质越好,但小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差距要大于中班幼儿与大班幼儿的差距。麦克德莫特(McDermott)等人〔16〕和布约克(Buek)〔17〕针对5岁以后幼儿的追踪研究也发现,幼儿5岁以后学习品质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达到一定的发展成熟度以后,幼儿学习品质趋向稳定。这也再次说明关注幼儿早期所处的环境对培养幼儿学习品质很有意义。

本研究t检验结果表明,女孩的学习品质要显著优于男孩,这一结果与较多研究发现一致。〔18,19〕但在回归方程中,性别差异的程度变小,说明男孩和女孩在学习品质上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来源于男孩和女孩在回归模型中其他研究变量上的差异,比如气质。

本研究也确实发现幼儿气质与学习品质紧密相连,并且即使在纳入了性别和其他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气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预测作用依然显著,说明幼儿先天气质在学习品质的个体差异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考察环境因素影响时,先控制气质对学习品质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家庭中具体养育因素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更为重要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幼儿的学习品质越好。这一结果与以往国内外研究发现也较为一致。〔20,21〕然而,当把家庭环境中的多个因素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这说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具体的家庭养育因素,只不过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往往亲子关系也比较好,更可能采用正向的教养方式,也更可能给幼儿更多的教育投入。


(三)父亲主带和母亲主带的幼儿差异不大,但父母的影响方式稍有不同

以往研究在对父母亲影响进行比较时采用的多是同一家庭父母双方的数据,但由于主要照料者往往是母亲,因此分析所得的差异难以区分是由于父亲和母亲的差异还是主要照料者和非主要照料者的差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年轻父母的性别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当代社会中父亲参与育儿的程度正在逐步增加。〔22〕本研究中父亲作为主要照料者的比例达到了21.70%,与林朝湃和叶平枝〔23〕研究中的比例基本相当。这使得比较同为主要照料者的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区别成为可能,由此也能更好地探析父亲和母亲角色本身带来的影响差异。

本研究发现,幼儿的性别、年龄和气质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是父亲主带还是母亲主带没有显著影响。作为主要照料者的父亲和母亲在亲子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教养方式上也没有显著差别。父亲在亲子关系的亲密度上略低于母亲,而在冲突度上略高于母亲,说明父亲在表达温情和亲子沟通上可能略逊于母亲。但在学习品质方面,父亲主带和母亲主带的幼儿在能力动机和专注/坚持上没有显著差别,仅在学习策略上母亲主带的幼儿要略优于父亲主带的幼儿。即使是在这些发现的个别差异中,其效应量都偏低,说明这些差异的实践意义有限。

此外,本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差异的解释程度基本相同,说明父亲和母亲在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然而,父亲和母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方式是有差异的。母亲与幼儿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均有显著影响,而父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亲子关系上。具体来说,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与幼儿关系越亲密,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越好,尤其会更加专注与更能坚持;而与幼儿经常发生冲突的话,幼儿的好奇心、主动性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策略不够灵活。

另外,幼儿对母亲过于依赖的话,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会较弱;而如果过于依赖父亲,则专注力和坚持性不足。以上研究发现可能是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构成了比较好的家庭氛围,在进行家庭学习活动时幼儿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也会比较愿意接受父母的指导和学习父母较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策略,从而发展出比较好的学习品质。本研究还发现母亲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3个方面均有负面影响,但没有发现父亲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存在这种负面影响。这可能与我国文化中对父母亲的角色期待不同,导致幼儿对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这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就没有那么显著。对父亲带养的幼儿来说,与父亲的亲子关系质量比具体的教养方式更为重要。


(四)家庭亲子活动的参与频率不如参与质量重要

与研究假设相反的是,本研究发现,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其在家庭亲子活动的参与度均与幼儿的学习品质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与现有的一部分研究〔24,25〕发现不一致。以往针对父母参与度与幼儿学习动机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也存在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提示父母参与的过程质量要比参与频率和时长更重要。〔26〕比如,父母在参与中充分尊重孩子自主性以及处于一个积极的情绪氛围下,孩子的学习动机水平就比较高;但如果在参与过程中比较专断、严厉,那么长时间和高频的家长参与不一定会导致孩子积极的发展结果。本研究涉及的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是与父母参与的过程质量紧密相关的。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父母和孩子在进行亲子活动时更可能处于一个比较积极的情绪氛围下,从而促进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不太会支持孩子自主探索,过多参与反而可能阻碍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在纳入了亲子关系、教养方式等变量的影响后发现父母亲子活动参与频率反而没有显著影响孩子的学习品质。这恰恰说明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以及提供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时,其参与的频率不如参与的质量重要。




本研究发现,幼儿气质对其学习品质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即使排除了幼儿气质的影响,家庭环境依旧在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并非关键因素,其背后的具体家庭教养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总体来说,不管是父亲主带还是母亲主带,家长与幼儿的日常互动和教育的参与频率远不如参与过程中的质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影响大。但在具体的影响因素上,父亲和母亲存在差异,其中母亲主要通过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而父亲则主要通过亲子关系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其具体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这些研究发现启示我们,如果家长想要促进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与其注重亲子互动的时长和频率,更应该重视与孩子互动的质量,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积极的情感氛围。对母亲来说,还要特别注意避免采取专制、高控的教养方式。

本研究在控制幼儿年龄、性别、气质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分别分析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为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提供了更严谨和多角度的研究启示。但本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本研究的数据均是采用家长报告的问卷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第二,虽然本研究跨时一年,但主要控制的是幼儿气质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初始水平,作为主要变量的亲子活动参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采取的是回溯性数据。建议未来研究采取进一步追踪,以期更好地探究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长期预测力。第三,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总解释力在21%—36%之间,说明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其他潜在因素在影响着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家庭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父母的学习信念、家庭养育结构等)以及园所质量、兴趣班等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以获得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全面图景。


参考文献:

〔1〕LI⁃GRINING C P,HAAS K, VOTRUBA⁃DRZAL E,et al.Children’s early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academic trajectories through fifth grad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0, 46(5): 1062-1077.

〔2〕冯丽娜, 吴政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学习品质之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40(4):109-119.

〔3〕FANTUZZO J W, MCWAYNE C, PERRY M A, et al. Multiple dimensions of family involv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 to behavioral and learning competencies for urban, low⁃income children〔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4,33(4):467-80.

〔4〕LI X,MEIER J.Father love and mother love:Contributions of parental acceptance to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J〕.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2017,9(4):459.

〔5〕PUTNAM S P,ROTHBART M K.Development of short and very short forms of the 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06,87(1):102-120.

〔6〕PAI⁃SAMANT S,DEWOLFE J,CAVERLY S,et al.Measurement op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ead Start quality enhancements:Final report〔M〕. Washington,DC:Mathematica Policy Research,2005.

〔7〕CALDWELL B M,BRADLEY R H.Home inventory administration manual〔M〕.Little Rock,AR:Print Design,2003.

〔8〕PIANTA R C.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scale 〔M〕. Charlottesville, VA:University of Virginia,1992.

〔9〕ROBINSON C C,MANDLECO B,OLSEN S F, et al.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and permissive parenting practices: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J〕.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5, 77 (3):819-830.

〔10〕WU P,ROBINSON C C,YANG C,et al.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others’ parenting of preschoole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2,26(6):481-491.

〔11〕MCDERMOTT P A,GREEN L F,FRANCIS J M,et al.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 〔M〕. Philadelphia: Edumetric and Clinical Science,2000.

〔12〕WU Z,HU B Y,FAN X.Cross⁃cultural validity of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 scale 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J〕.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2019,37(1):125-130.

〔13〕〔18〕〔24〕冯丽娜.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304(4):62-72.

〔14〕〔19〕〔25〕索长清,王元.家庭因素影响儿童早期学习品质发展的路径研究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3):85-90.

〔15〕张莉,周兢.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及其对早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5):113-128.

〔16〕MCDERMOTT P A,ROVINE M J,REYES R S,et al.Trajectories of early education learning behaviors among children at risk:A growth mixture modeling approach 〔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8,55(10):1205.

〔17〕BUEK K W.Early growth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9,56(6):1053.

〔20〕冯丽娜,吴政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学习品质之影响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4):109-119.

〔21〕HU B Y,TEO T,NIE Y,et al.Classroom quality and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7(54):51.

〔22〕LI X.Fathers’ involvement in Chinese societies:Increasing presence, uneven progress〔J〕.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20,14(3):150.

〔23〕林朝湃,叶平枝.家长教养方式对小班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和家长参与的调节 〔J〕.学前教育研究,2020,301(1):30-41.

〔26〕POMERANTZ E M,GROLNICK W S.The role of parenting in children’s motivation and competence:What underlies facilitative parenting〔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17:566.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CPE中国幼教展是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托幼教商贸平台,集“论坛研讨+精准对接+趋势引领+跨界融合”四位一体,是引领托幼教产品趋势、传播先进理念,推动托幼教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国际托幼教行业交流平台。展会现场还将举办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邀请百位专家学者分享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与科学方法,探索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文章来源: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22年第6期,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京ICP备05031553号-1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