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为什么说儿童早期的饮食是最重要的?
★食育的目标及实施的主要方法
★食育与自然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相结合
★孩子参与食谱搭配,激发用餐兴趣
分享嘉宾: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周念丽教授于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演讲
福禄贝尔在《儿童心理的研究》一书中说到:儿童早年的饮食是最重要的,跟孩子待办与活动、迟缓与敏捷、聪明与愚笨、软弱与强壮等状态相关,并且一生都受到影响。
食育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关系着儿童一生的发展。
为什么说儿童早期的饮食
是最重要的?
一份儿童的饮食行为调查发现:
1998年有16.8%的儿童从未吃快餐;每月吃1次以上快餐的儿童占比15.9%;
2008年每月吃1次以上快餐的儿童占比65%,每月吃5次及以上的儿童占比7.9%;
2015年每周吃5次以上快餐的儿童占比10.9%。
儿童吃快餐比例持续上升,而且商家还推出一系列玩具来吸引儿童吃快餐。
另一组数据显示:
1998年儿童单日糖分饮用量为329毫升,2008年上升到715毫升,2015年消费饮料比例也飞速上升。
数据告诉我们,儿童面临食欲的挑战,上海地区30%的孩子肥胖,70%的饮食不习惯。
当下饮食环境的现状:
第一,膳食结构不合理,不好好吃饭,吃钙片;
第二,营养学知识匮乏,喜欢吃薯片、辣条、炸鸡腿;
第三,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这是现实对我们的警示,全民健康要从饮食开始,不能无所畏惧尽入口中,要对饮食有基本的思考。
食育的目标及实施的主要方法
食育对幼儿生命成长的5个意义:第一,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第二,摄食意愿;第三,理解(知其然);第四,感恩;第五,沟通。
做好食育要确定目标,第一,有“优食”的知识,我们要知道哪些食品对身体有好处,哪些有坏处;第二,具有“优食”的能力;第三,形成“优食”的思维方式;第四,保证“优食”生活质量;第五,食育乃生存之本,也是智育、体育的基础。
聚焦一些具体内容,实施食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锻炼孩子的动作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了解什么土壤生长什么样的食物,以特色课的形式展现。
第二,舌尖上的美食,了解东南西北中各地代表性的名小吃,比如去陕西要吃肉夹馍,去山西要吃刀削面。
第三,24节气中的食育,24节气课程每个节气吃的东西都不一样,了解什么节气做什么工作,吃什么时苓食物。
食育与自然教育、感恩教育
生命教育相结合
自然教育
一位美国作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一组小朋友亲近自然,一组小朋友远离自然,多年后远离自然的小朋友出现儿童肥胖、儿童注意力精神不集中、儿童抑郁等症状。
举一个课程案例:
用番薯在日本进行的一次课程,首先在适合的季节种下番薯,到对应时节带孩子去收获番薯,首先孩子们需要思考如何收获,用工具可能会让番薯受伤,老师引导孩子们将水泼洒在地面上,土质变软就可以将番薯拔出;其次回到课堂讲述番薯的好处,经过运动和学习孩子们腹中食物也进行了消化,中午香香的番薯饭会让他们在吃饭的同时记住这个食材。
感恩教育
我认为儿童在食育当中要对各个方面存在感恩之心,比如说立冬吃饺子,首先感恩土壤,感恩风霜雨雪,感恩种植食材的农民伯伯、感恩为他们制作水饺的厨师;吃胡萝卜有助于视力发育,我们制作了“胡萝卜君”,胡萝卜君是一个小超人,小朋友本来看东西蒙蒙胧胧,胡萝卜君变成小超人进入孩子嘴里,然后就消失了,而眼睛变得亮亮的,现在小朋友看到胡萝卜后就说感谢胡萝卜君。
生命教育
我们分为了动植物与生命的关联和自然与生命的关联,把生命、生存、生活和营养、生存、珍惜放在了一起,通过食育提高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行为水平。
孩子参与食谱搭配,激发用餐兴趣
在幼儿园,孩子有时会出现不愿意饮食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不太喜欢吃、不好吃、无食欲、没有喜欢吃的、老师给到一些压力等等,孩子不好好吃饭就会引发膳食结构不合理。
首先要考虑幼儿有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孩子运动量少,胃基本上是满的,自然不想吃东西,其次要保证饭菜营养丰富,再者美食不美器,现在幼儿园大部分都是不锈钢碗,自然是不好看的。
分享一个案例,日本大部分幼儿园餐具都是石器或木质器具;在上海一家开创园长工作室的老师,都让孩子用青花瓷碗吃饭,他说孩子基本不会摔碎餐具。
孩子不喜欢吃饭主要是这些原因:第一,强制性;第二,饭菜美食不如美器;第三,运动量不够;第四,吃饭时没有良好氛围。
我们让孩子自己搭配DIY食谱,搭配后请营养老师一周来幼儿园一次,对小朋友的搭配进行点评,下周就会以这个小朋友食谱为主来搭配,小朋友就会很期待,很有兴趣,认为吃饭不是被动吃,是自己有创造在里面,参观访问食物制作,体验操作其乐融融。
设立每个年龄段有大致的食育目标,分为了大班、中班、小班,通过集体进餐,感知摄食的快乐,随着年龄的增加,内容要有梯度变化,追溯和遵循“食”与“育”的汉字意义,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食育”课程而共同努力。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CPE中国幼教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闻推荐
10月15日-17日 CPE中国幼教展与您相约上海!即刻预登记免99元观展门票
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主办的CPE中国幼教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同期还将举办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CLE中国授权展、CKE中国婴童用品展(简称中国玩协四展)以“共享跨界资源、引领创新趋势”为主题,将汇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大玩具、婴童用品主产区2500+展商携5400+品牌、2600+全球正版IP参展,展览面积覆盖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部展馆达23W平方米,齐聚国内外10W+专业观众,其中,海外买家预计超10000人,吸引央媒、主流媒体等300+海内外媒体和1000+KOL联合传播。
如何正确科学启蒙?师恩教育让孩子玩成“小科学家”
儿童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通过观察、提问、尝试和验证等方式来认识世界。 正因如此,融合多学科与实践探索的STEAM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儿童早期,科学启蒙不仅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更是系统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玩乐成长两不误!这些便携式玩具的设计巧思值得借鉴
短途郊游、周末周边游、假期远途行……旅途场景下的儿童娱乐需求正催生出一片亟待挖掘的蓝海市场。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让产品在有限空间里承载无限乐趣,在短暂时光中融合玩乐与成长,是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命题。
不止萌趣,更懂成长!这些儿童家具让收纳和玩乐两不误
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优质的儿童家具不仅能保障安全,更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环保材质到人性化设计,从色彩搭配到实用功能,儿童家具需要满足更高标准,同时兼顾美学与功能性,以适应孩子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本文特别甄选了 4 款创意儿童家具。它们不仅造型萌趣灵动,设计巧思尽显,更实现了 “高颜值” 与 “强实用” 的完美融合,让儿童空间从此告别单调,充满童真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