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孩子面对着一个更加复杂且变化迅速的世界,他们必须及时解读不同的信息,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
如何引导孩子们学习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一起来看下美国、德国、芬兰幼儿园的做法吧!
一、美国幼儿园:重在过程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教育
美国教育界主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在吸取外面的信息时,不是全部接纳,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论证,提出一定质疑的思维过程,最终让“批判性思维”成为孩子们自己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天性”。
1、教幼儿学会提问题
“Critical Thinking”教育通常是从教幼儿学会提问题开始的:当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的时候,要问问自己——
Who- 这是谁在说?熟人?名人?权威人士?想想看,谁在说这句话,重要不重要?
What- 他们在说什么?这是一个事实(fact)还是一个想法(opinion)?他们说话有足够的根据么?他们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话出于某种原因没说出来?
Where- 他们在哪里说的这些话?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其他人有机会发表不同意见么?
When-他们什么时候说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
Why-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充分么?他们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丑化一些人?
How-他们是怎么说的?他们说的时候看上去开心么?难过么?生气么?真心么?仅仅是口头表达的,还是写成了文字?...
老师在各种教学场景下,都会引导孩子提问题,一个学龄前孩子每年起码会问400个问题。
2、让孩子学会表达观点
除了提问题,Critical Thinking还表现在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观点,并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上。
比如,为了鼓励孩子的思辨,老师还把这些基本的思考模式做成引导句(prompts)海报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孩子随时可以看到、想到,这样也就一点点把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起来了。
二、德国幼儿园:让儿童独立做决定
德国幼儿园重视让儿童独立做决定,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1、孩子自己决定活动安排
每天上午,孩子们会自己决定参加什么活动,如绘画、唱歌、踢球、开小汽车等,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有时听起来甚至有些离谱的建议。
让儿童独立做决定,还包括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相互间的冲突,如抢玩具。老师在遇到冲突的时候并不急着扮演裁判的角色,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或者与孩子们一起思考如何解决冲突。
另外,幼儿园的老师会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避免用命令的口吻说话,例如吃午饭前通常有唱歌的活动,老师总是会问孩子们想唱什么歌,然后让提议者起个头,大家一起唱。下午的活动,也会根据儿童自己的提议来安排。父母们去接孩子时,会在黑板上看到孩子参加的各种活动记录,包括每项活动的倡议者和参加者。
2、看似随意背后是精心的教育设计
这些看似随意而无章的日常活动背后都有着精心的教育设计和安排。例如,关于就餐,幼儿园在教育方案中写道:“早餐我们以一种健康的、多样的、自助餐的形式提供,儿童可以而且也应该独自取用。在两个小时之内,儿童要自己决定他想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和谁一起吃。这样设计的早餐情境有助于让孩子吃饭时在团体内体验到尊重自己的需求,独自做出决定,发展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再比如,关于儿童每天自己选择活动,幼儿园的教育方案里写着:“在每天举行的儿童会议上,老师们会问:‘你们今天想做什么?’这样儿童就得到一个机会,提出自己当前的一些想法和兴趣,并和老师进行协商谈判,从而可以自己独立地、以和其他小朋友及教师协商的方式来设计自己一天的活动。”
关于玩耍中出现的意外和“流血事件”,幼儿园认为:“在一个强调个人体验和相互鼓励的环境中,儿童在运动时难免磕磕碰碰和掉眼泪。但是如果以此为由限制儿童的活动,所造成的长期后果可能更加糟糕。因为只有通过尝试,儿童才能真正地从中学习。”
三、芬兰幼儿园:重点“学习如何学习”
在芬兰,幼儿园阶段并不需要教授学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学习如何学习”(learnhow to learn)的能力。
1、相信孩子可以“自我管理”
来自Jarvenpaa 的幼儿园老师Olli介绍说:“在芬兰,我们采用一种儿童主导的教学方法(Child-led Approach)。孩子们对自己应该如何去学习懂得比大人更多。”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芬兰采用的是“非防御”的管理法则,尊重和信任每个孩子。芬兰人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的“自我管理”非常有信心,主张通过各类的活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芬兰的幼儿园每天会安排不同的小组活动,比如有趣的数字和计算测验游戏、搭建尽可能高的积木、室内音乐活动等。老师会提前准备好小组活动需要的材料,把孩子们分成四到五组来完成这些活动。
无论孩子谈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师都不会根据一个标准去评判对错,或肤浅地表示赞赏,而是采取适宜的策略促进孩子进行深层思考。
比如,孩子们在集体阅读后发表了对故事的理解、疑惑和喜爱,教师帮着记录下他们的看法,同时鼓励他们自己用色彩和线条画下来,讲给周围的人听。这种引导有利于孩子更明确地认知自己的想法并在随后的交流中变得更加清晰和系统。
活动完成后,老师会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活动报告,鼓励孩子用演讲的方式展示报告里的内容。
2、遇到问题时,老师“退后”一步
在芬兰幼儿园,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老师不会积极地提供指示,而是退后一步,让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在一所幼儿园的木工课上,孩子们被要求做难度较高的“火箭”。因为一个完整的火箭制作步骤相当繁琐,既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手工能力,也需要孩子们心细有一定的钻研能力。
不少孩子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磕磕碰碰甚至“挂彩”。而老师们的反应也相当淡定。
“受伤了就贴一个创口贴,然后继续咯”。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孩子失败多少次,老师都不会插手。孩子必须自己想办法,不停修改、检查,直到能够画出来为止,最后还要自己动手制作完成。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将学会主动判断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结语:
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孩子坚持、自信、耐力、创造性的优秀品格。幼教工作者应博采众长,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耐心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独立判断、思考的习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成果。
-END-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作为国际化托幼教行业商贸优质平台,CPE中国幼教展定位“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集“新品展示+精准对接+论坛研讨+场景体验”四位于一体,是幼教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对接和前沿理论碰撞的最佳平台。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CPE中国幼教展2022年10月19-21日上海开幕,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闻推荐
把自然课堂搬回家!5款户外好物解锁自然教育新体验
在儿童成长的奇妙旅程中,接触自然、探索世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自然教育不仅让孩子在游戏中亲近自然,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生存技能。如今,越来越多专为儿童设计的优质玩教具,正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本文精选5款兼具趣味性与教育价值的户外产品,它们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与创造力,还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协作与沟通能力。接下来,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如何正确科学启蒙?师恩教育让孩子玩成“小科学家”
儿童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通过观察、提问、尝试和验证等方式来认识世界。 正因如此,融合多学科与实践探索的STEAM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儿童早期,科学启蒙不仅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更是系统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美泰、拓革控股、学而思、葡萄籽...暑期“玩中学”课程特色产品抢先看
暑期将至,中国玩协365云展会“CTJPA云贸主题月”活动本期上线CPE中国幼教展“暑期‘玩中学’课程专题”,吸引了美泰、拓革控股、学而思、葡萄籽、洪恩、贝乐文化等诸多品牌参与,本文精选了部分课程、玩教具等暑期特色产品,让我们先睹为快
从痛点到爆点!吉力游乐用创新设计打造儿童专属童话乐园
永嘉县吉力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力游乐)坐落于中国教玩具产地之一的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游乐设施制造企业,秉承“安全·品质·创新”的理念,专注于幼教玩具、户外非标、组合滑梯等系列产品的制造与开发,致力于为全球主题乐园、社区、学校、商业中心等场所创造安全、趣味、高品质的游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