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第一天,很多孩子在大声哭泣,而豆豆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似乎已经很难得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孩子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一切都在慢慢步入正轨。豆豆的行为却有些特别:入园时,孩子们热情地跟老师拥抱、打招呼,豆豆却一言不发;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奔跑,豆豆却一脸茫然;做早操时,孩子们都在随乐舞动,豆豆却站在人群外一动不动……于是,我准备寻找恰当的时机跟豆豆聊聊。
游戏时,我走到豆豆身边问:"豆豆,你想玩什么玩具?我们一起玩好吗?"豆豆点点头,但没出声。我继续问:"你喜欢积木吗?你家好像也有这种积木。"我试图从他熟悉的玩具人手寻找话题,引导他开口说话,但没有成功。
两个星期过去了,豆豆还是只观看,不参与、不交流,我有点着急了。记得那天去家访,豆豆在家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按理说他不难适应啊!这一天,豆豆妈妈来接豆豆,我向她了解豆豆在家的情况,豆豆妈妈表示豆豆这几天一提到幼儿园就有些沉默,但对上幼儿园并不抵触。
可能是我在与豆豆妈妈沟通时不经意间流露出了焦虑的情绪,这以后,豆豆妈妈天早晨送豆豆入园时,只要看到其他孩子在跟老师亲切问早,就不停地催促豆豆:“快说‘老师好’啊,你看其他小朋友都跟老师问好了,你快说啊!”为了配合豆豆妈妈,我也一脸期待地鼓励道:“豆豆早上好,你能不能也跟我问好啊?”但豆豆依旧缄默。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试过不同的方法,如奖励贴纸、降低要求、提供榜样等,但仍然不见效。我感受到了豆豆妈妈的焦虑、豆豆的不自然、同事的关注给我带来的压力,也产生了挫败感:其他孩子都能适应,豆豆却似乎有不可跨越的障碍,是我没有找到教育的关键吗?
我静下心来回想了一下豆豆在幼儿园的表现,发现他除了不太与人交流、不积极参与活动外,能遵守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能跟上班级一日生活的节奏,这一切似乎都在向我证明他在融入集体。
于是,我决定用平和的心态静待花开。我不再跟他强调问好的事情,不强求他一定要回应,不在他户外活动时过度关注他的参与度,不在他做操时站到他身旁……我把大张旗鼓的关心变成了不露声色的等待。
某日天气闷热,操场上出现了很多蚂蚁,孩子们热切地议论着:"看,蚂蚁觉得天气太热了,都出来凉快凉快了。"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肯定是要下雨了!"原来是豆豆!随后他参与了同伴关于蚂蚁与下雨的讨论。这一幕让我欣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感受到了放慢脚步、耐心等待的意义。
开学初的豆豆一直处于别人的高度关注中,比如,班级老师关注他今天问好了没有,保健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说话,回家后妈妈问他是否与老师打招呼了……大家都在关注他,这样的环境让他感受到了压力。而当大家采取适时适当的“视而不见”策略,用平和的心态等待他慢慢适应、不再过多关注他时,他反而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宽松、舒适,从而不再焦虑。
此时,我进行了自我反思。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我完全知道孩子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我在家访时也了解到豆豆很愿意与家人交流,但他平时除了跟家人共处,几乎没有与外人相处的经历,这恰好是我应该去理解、关注的问题,但为什么我也会变得那么焦虑呢?我意识到,除了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我似乎也在以爱之名,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的发展。比如,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孩子在某个领域中的发展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孩子的某个行为是不是不符合教育目标……正是这把“尺子”让我焦虑,从而忽略了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他们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相信每个教师都会像我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比如,康康依恋自己的水杯,恩恩不愿跟同伴牵手,星星不能接纳别人的建议,欢欢总是不肯吃鱼,冰冰一看到大班哥哥姐姐就哭,杰杰一坐下就忍不住动来动去,甜甜始终不发言……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本就与众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进程,他们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而教师能做的就是接纳差异,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蒋娇娇;单位: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1期;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关于CPE中国幼教展
CPE中国幼教展是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主办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托幼教商贸平台,集“论坛研讨+精准对接+趋势引领+跨界融合”四位一体,是引领托幼教产品趋势、传播先进理念,推动托幼教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国际托幼教行业交流平台。展会现场还将举办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大会,邀请百位专家学者分享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与科学方法,探索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文章来源: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1期,由CPE中国幼教展组委会整理编辑。
新闻推荐
桔子乐园火出圈!永浪用创新设计打造亲子出行新地标
户外游乐产品作为幼儿园、托育机构的核心设施,其研发逻辑正经历从 “单纯玩乐” 到 “教育载体” 的升级转变。永浪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浪集团)是国内率先从事教玩具及游乐设备的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秉承“童心永驻,浪领潮头”的进取精神,永浪产品屡创行业第一,牵头起草多项国家标准,自主专利达400+,率先通过多国权威认证,产品畅销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东南亚等90多个国家与地区。本文推荐永浪集团打造的江西花木里桔子乐园,这个凭借“桔子 IP + 本土文化”火出圈的亲子乐园,不仅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更藏着幼教户外产品 “破圈” 的核心密码。
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幼儿园、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现就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玩乐成长两不误!这些便携式玩具的设计巧思值得借鉴
短途郊游、周末周边游、假期远途行……旅途场景下的儿童娱乐需求正催生出一片亟待挖掘的蓝海市场。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让产品在有限空间里承载无限乐趣,在短暂时光中融合玩乐与成长,是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命题。
中、德、智、越四国案例,揭秘华夏游乐的全球“差异化打法”!
深耕教育装备领域25年,华夏游乐始终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峦”的差异化品牌打法,持续领跑行业。其产品覆盖户外文旅、学前教育、地产小区、室内亲子乐园四个板块,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完成国内外案例5000+,拥有各项专利授权128项,产品著作权32项,是托幼教领域的“制造实力派”。本文精选了华夏游乐横跨中国、德国、智利、越南四国的代表案例,四个国家,四种文化,华夏游乐始终以场景化的创新实践,诠释着其对“教育+游乐”融合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