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行业呈三大发展趋势
实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的永续发展。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
政策+资金支持
托育服务行业面临多重利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越来越需要现代化、社会化的托育服务。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了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都增加了关于托育服务的规定。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列为经济社会发展20个主要指标之一。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列为配套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之一。托育服务法已经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牵头起草并提请审议,有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实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位建设;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命名第一批33个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和175家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系列政策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普惠托育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以云南省为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托育建设专项2024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18亿元,支持云南省7个养老托育项目建设。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统称,“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累计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14亿元,支持51个养老、13个托育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养老床位11742个、托位1889个。
“国家队”、托育服务机构齐发力
托育服务呈三大发展趋势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多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协调场地、盘活资源等措施,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比如:
内蒙古鄂尔多斯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独立实体式、社区嵌入式、委托管理式等多种托育发展模式,当地托位超1万个;
湖南长沙科学规划社区托育点、幼儿园托班、企业托育园、家庭托育点,建设家门口普惠托育机构,初步形成“一区一中心,一街镇一布点,社区全覆盖”的托育服务发展格局……
除了托育服务“国家队”,中国托育相关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已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
中国托育行业已进入到了品牌竞争时代,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托育企业及品牌数量众多,部分知名的托育品牌起源于早教品牌,大部分直营且独立发展的托育机构仍以区域性发展为主。在此背景下,托育机构品牌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托育服务行业发展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托育服务行业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品质化。这包括提升教师素质、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设施设备等方面。同时,机构将更加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以满足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托育服务行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这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理念的托育课程,以及针对特殊需求孩子的个性化服务。通过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托育服务机构将更好地赢得市场份额。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托育服务行业的重要趋势。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技术手段,托育服务行业将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破解幼儿托育难题
这五大问题亟需解决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在《新时代背景下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展望》一文中指出:总体来看,托育服务开局良好,但仍与群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亟待破解主要矛盾,补短板强弱项。
多数家庭更倾向于公立或非营利性托育机构,但目前机构以营利性为主,约占总量的82%,公办占15%。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入托率仅为6%左右,远低于OECD国家35%的水平。
调查显示,2021年全日托平均托费为2700元/月,北京等一线城市高于7000元/月,远超出家庭可负担能力,群众的入托需求高与机构托位的空置率高并存现象较为普遍。
确实存在一部分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为控制成本,在设施建设、消防安全、人员配备、登记备案、保育服务等方面“偷工减料”,甚至无证经营、超注册范围经营,存在着较大风险隐患。
目前,托育服务保育人员达50万,但与2025年120万人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托育机构普遍缺乏高素质员工,市场缺乏现成可用的人才,培训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大、培训课程教材短缺,从业者专业性无法保证。
婴幼儿是最柔软、最脆弱的群体,安全工作是托育服务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全方位监管,守好安全底线。目前,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存在安全和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
托育服务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竞争,托育服务机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为托育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10月16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主办的CPE中国幼教展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届时众多托育服务机构将现场参展,诚邀您到场参观交流!